[发明专利]同步拍摄水中絮体不同侧面图像的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2185.5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力;卢佳;杜白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B35/08 | 分类号: | G03B35/08;G03B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 凡;孔祥彦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拍摄 水中 不同 侧面 图像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步拍摄水中物体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同步拍摄水中絮体不同侧面图像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拍摄饮用水或废水处理系统和水环境中的絮体颗粒物的不同侧面的图像,可以用于研究絮体的粒度分布、面积、特征尺寸和相关物理性质,为环境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申请号为200610027218.1、公开号CN101082766、名称为“一种快速采集全景图像的设备和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可在移动过程中快速拍摄全景图像或全景图像序列的设备和方法,但该设备和方法在移动过程中对某一点或运动线路上的连续多个点的四周进行360度的同步拍摄,但这种方法无法完成对水中数百微米到几毫米尺度的絮体的图像的全景拍摄。
专利号为ZL 200520067263.0、名称为“水平双镜头立体数码摄影摄像机”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水平双镜头立体数码摄影摄像机,可以拍摄立体图像,用于拍摄数码立体图片或视频图像,但是也无法分辨数百微米到几毫米尺度的絮体。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对水中数百微米到几毫米尺寸的絮体进行高分辨率拍摄的方法和系统是人们所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拍摄水中絮体不同侧面图像的方法,以解决现存技术中没有同步拍摄功能、拍摄图像的分辨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施同步拍摄水中絮体不同侧面图像的方法的系统,以便完成本发明的方法。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将电视镜头安装到CCD相机上,以便CCD相机通过调节电视镜头光圈、焦距、放大倍数对絮体进行拍照;然后利用两台所述安装有电视镜头的CCD相机对水中的絮体的不同侧面进行同步拍摄。
本发明所述的絮体包括无机絮体、污泥絮体与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同步拍摄水中絮体不同侧面图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一个内装水的沉降装置;
将两个电视镜头分别装入两台CCD相机上;
将上述的两台CCD相机分别对准所述沉降装置的不同观察面;
用两条传输线将两台CCD相机分别连接两台计算设备;
将单个絮体放入所述沉降装置的水中,使其进行自由沉降运动;
同时启动两台所述CCD相机,对自由沉降运行的絮体进行连续同步拍照,以便两台CCD相机分别获得反映絮体不同侧面的多帧图像信号;
所述两台计算设备分别从与其相连的CCD相机接收所述多帧絮体图像信号,对其进行图像处理后进行显示和存储。
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两台CCD相机进行拍照之前,将光源设置到一台照相机对面的步骤。
其中,所述两台CCD相机最好相互垂直放置在沉降装置的同一侧。
其中,所述沉降装置是装满水的透明管如玻璃管。
其中,最好在拍摄絮体图像前进行光源调节,和进行电视镜头光圈、焦距、放大倍数的调节。
其中,通过对计算装置屏幕上的絮体图像的观测,确定调节所需要的光源的强度、电视镜头光圈、焦距、放大倍数。
所述计算装置是台式或便携计算机或其它具有处理器、显示器和存储器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上述方法的系统包括:
一个有利于单个絮体进行自由沉降运动的沉降装置;
两台装有电视镜头的CCD相机,用于分别对所述沉降装置中正在自由沉降运动的单个絮体的不同侧面进行连续同步拍照;
通过传输线分别连接两台所述CCD相机的两台计算设备,每个计算设备接收与其连接的一台CCD相机输出的图像信号,对其图像处理后,进行显示和存储。
本发明的系统最好还包括一个设置在一台CCD相机对面的光源。
本发明具有组装简便、操作简单、图像质量稳定,可以获得粒度为100μm以上的絮体不同侧面的清晰图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同步拍摄水中絮体不同侧面图像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a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拍摄的絮体的正面图像;
图2b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拍摄的絮体的侧面图像;
图3a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拍摄的颗粒污泥的正面图像;
图3b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拍摄的颗粒污泥的侧面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拍摄饮用水或废水处理系统和水环境中的絮体的不同侧面的图像,用于研究絮体的粒度分布、面积、特征尺寸和相关物理性质,为环境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本发明所述的絮体包括无机絮体、污泥絮体与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2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