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铝大块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2245.3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1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孙保安;赵德乾;潘明祥;汪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45/00 | 分类号: | C22C45/00;B22D1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块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以铝(Al),稀土元素(镧或钆)为主要成分,添加了适量其它金属元素的富铝大块非晶合金。
背景技术
通常,金属或合金从液态冷却下来时都会结晶形成晶体。现已发现某些金属或合金在冷却速率足够快,例如达到每秒钟104~106K的数量级时,在固化时会保持液态时的极端粘滞的状态,从而抑制晶化,得到非晶态的金属或合金。
为了获得如此高的冷却速率,只能将熔化的金属或合金喷到导热非常好的传导基底上,这样获得的非晶金属或合金的尺寸非常小。例如,将熔态合金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辊上,得到薄带,或浇铸到冷基底中得到薄片和粉末等,其临界尺寸在微米数量级上。
非晶合金被重新加热到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时,类似于氧化物玻璃,非晶合金在晶化前存在一个发生软化但不晶化的温度区,称为过冷液相区(SLR)。过冷液相区对于非晶金属的加工成型有重要意义。过冷液相区越宽,超塑性加工能力越强。对于具有良好的形成能力的非晶合金,其过冷液相区越宽越好。影响非晶合金抵抗晶化的能力主要因素是合金的成分体系和元素配比,同时也与合金从熔态冷却下来形成非晶的冷却速率有关。
我们期望抑制结晶的冷却速率足够低,和尽可能宽的过冷液相区,这样的大块非晶合金可以在不发生晶化的情况下,充分加热到玻璃转变温度以上进行加工,使其适合于工业用途。
近十年来块状非晶合金在制备及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能在较低的冷却速率下,通过普通工艺方法如金属模铸造、水淬、遏制非均匀形核、定向凝固、粉末冶金、喷铸成形、压实成型等制备多种合金体系的块状非晶合金。块状非晶合金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优良的化学活性和磁学性能,在民用及军事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人们在不断寻找高玻璃形成能力的新体系非晶合金。铝基非晶合金由于成本低,密度低及比强度高等一系列优点,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铝基非晶形成能力较差,目前还没有毫米级的块体非晶。而目前已知的非晶体系中,铝的含量普遍偏低(原子比<25%),导致非晶成本加大。因此,发展一种富铝(原子比≥35%)大块非晶合金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又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抑制结晶能力强、可以在很低的冷却速率下制得更大尺寸的、以铝,稀土镧或钆为主要元素的富铝大块非晶合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富铝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铝大块非晶合金,是以铝和稀土元素为主要成分,添加其它金属元素,其组成如式I所示:
AlaLabXcNidMe (式I)
其中:
X为铈(Ce)、钇(Y)、钆(Gd)或这些元素的组合;
M为钴(Co)或铜(Cu);
下标代表原子比(摩尔比),其中35≤a≤40,30≤b≤55,0≤c≤20,5≤d≤15,0≤e≤10,且a+b+c+d+e=100。
本发明提供的式I所示富铝大块非晶合金尺寸在各个维度不小于1毫米。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富铝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个金属组分按上述式I的组成所需要的原子配比配料,在钛吸附的氩气氛的电弧炉中,将该材料反复熔炼使其均匀,冷却后得到母合金铸锭;
2)使用常规的金属型铸造法,将步骤1)制得的母合金铸锭敲碎,在电弧炉中重新熔化,利用电弧炉中的吸铸装置,将母合金的熔体吸入水冷铜模,得到所需的富铝含量大块非晶合金AlaLabXcNidMe。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富铝大块非晶合金,其组成如式II所示:
Al35GdfEr50-fCo15 (式II)
其中下标f代表原子比(摩尔比),且0≤f≤22。
本发明提供的式II所示富铝大块非晶合金尺寸在各个维度不小于1毫米。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富铝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2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件的感应热处理
- 下一篇: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基站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