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型降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2282.4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5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郑琼林;贺明智;郝瑞祥;杨中平;孙湖;游小杰;林飞;张立伟;黄先进;王琛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压 变换器 拓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压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DC-DC型降压变换器的拓扑 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DC-DC降压电路中,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差别很大时,常采用变压器结构的变 换器,或是多级降压的结构,此时控制精度难以得到保证,同时多级串联的方式带来了结构 复杂性及系统系统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差值较高时的控制精度以及系 统串联的复杂性、稳定性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采用多个输出电容串联,并对各个输入级联 电容分别进行降压控制的拓扑结构,实现高性能变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型降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构成该拓扑结构的器件之间的连接为:通过k个开关 器件串联构成L型变换器的横轴;通过k个电容串联构成L型变换器的纵轴;横轴的最后一 个开关通过电感与负载一端相连,负载的另外一端与横轴各个节点间各有一个从负载端流向 横轴的单向可控支路;横轴上相邻两个开关间的节点与对应的纵轴上两个电容间的节点,由 从纵轴流向横轴的开关连接,k为大于1的正整数;通过扩展L型结构的横、纵轴以及单向 整流支路、单向可控开关支路,拓展变换器。第k级的开关及第k级电容构成扩展单元组, 按上述的连接方式扩展电路时,增加变换器的级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传统的DC-DC降压变换器相比较,本发明所公开的L型降压变换器采用单电感的结构, 对各个串联的输入侧电容进行分时独立放电,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压差很大的情况下,有 较高的控制精度,并克服了系统串联引入的可靠性及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L型降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图。
图2(a)为MOSFET等效可控开关的示例图。
图2(b)为IGBT等效可控开关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L型降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图。通过二极管SD11、二极管SD21……二极管SDk1共k 个器件串联构成L型变换器的横轴;通过电容C1、电容C2……电容Ck共k个电容串联构成 L型变换器的纵轴;二极管SDk1通过电感LA与负载RL一端相连,负载的另外一端与横轴各个 节点间各有一个从负载端流向横轴的单向可控支路;横轴上二极管SDk1、二极管SD(k-1)1间的 节点与纵轴上电容C(k-1)、电容Ck间的节点有从纵轴流向横轴的开关,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开关Sk1、二极管SDk1、二极管SDk2、电容Ck、开关Sk2构成L型变换器的扩展单元组, 按上述的连接方式扩展电路时,可以增加变换器的级数。
各个电容的充电过程可分为电感储能的阶段和电感向电容进行能量转移的阶段,以图1 中所示的电容Cn(n=1,2……k)为例,其储能及能量转移过程中,开关Sn2设置处于导通状 态,开关Sj2(j≠n)处于断开状态,通过Sn1的开关状态切换对电容Cn进行放电控制,详细过 程如下。
阶段1:当开关Sn1导通时,使得二极管SD(n+1)1……二极管SDk1受正向偏压进入导通状态, 此时电容Cn、开关Sn1、二极管SD(n+1)1……二极管SDk1、电感LA、负载RL、开关Sn2、二极管 SDn2、开关S(n-1)1一起构成回路,电容向负载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2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