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性医用针头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2767.3 | 申请日: | 200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杜苏鹏;卞恩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昌燕;任书伟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邸万杰 |
地址: | 650051云南省昆明市盘龙***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性 医用 针头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医用针头及其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在注射 进针过程中完全不会摘取人体各种组织的安全医用针头。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注射针头作为治疗人体疾病的重要医疗器件被广泛使用。但因其设计 及加工的缺陷,对人体键康造成了很大威胁。
传统医用针头潜藏巨大危害。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现有一次性使用的各种不同 型号的传统针头在打针输液输血时,绝大部分会形成注射内创面,创面下的皮肤组织、 肌肉组织、脂肪组织以及血管管腔组织等,会在针头内开锋口作用下形成颗粒状或线 条状组织碎屑,它们连同针水一并被推入静脉血管管腔。尽管被摘下的组织碎屑进入 血管不产生排异,但由于血管无排出组织碎屑的功能,使得组织碎屑随血液流动逐渐 长大,它将可能吸附于血管壁形成堵塞诱发血栓及静脉曲张。也可能与当前发病率呈 直线上升的良性或恶性肿瘤有着直接关系。
传统注射针头通常是以不锈钢细管加工而成,不锈钢细管的端头具有第一斜面, 然后在第一斜面的前端通过二次精磨形成第二斜面,参见图1所示,其中第一斜面长 度L1大于第二斜面长度L2。进针时先由第二斜面剖开人体皮肤组织,再由第一斜面 随之刺进皮肤,由于第一斜面进针面积大于第二斜面,使第二斜面所剖开的皮肤组织 在经过第一斜面时产生阻力,从而在进针推力的作用下由第一斜面内针峰切下部分人 体组织连同针水被推入静脉。在动物实验中,经显微镜可观察到,每一次进针都将会 切割下体细胞、毛囊、皮肤、肌肉、脂肪、静脉血管壁及被刺滑落的皮细胞和基因等 组织(参见图5)。上述情况在肌注、输血、输液和穿刺等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 现,并给人体带来极大危害。
因此,急需对现有医用针头的结构进行改良,以从源头杜绝一次性使用注射针头 给人们带来的健康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并几乎不改变现有针头加工工序、使用时 不会摘取人体组织、并保持进针顺畅的安全性医用针头。
本发明提供的安全性医用针头,包括一针头细管,针头细管前端设第二斜面和第 一斜面,其中,本发明中需加长第二斜面,使第一斜面的长度L1小于第二斜面长度 L2。
优化方案中,第一斜面的长度L1占两斜面总长L的25~35%,即第二斜面长度 L2占两斜面总长度L的65~75%。
更优化方案,第二斜面长度L2占两斜面总长度L的70%。
本发明提供的安全性医用针头,最优化方案是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第一斜面 内针锋靠近弧线顶端位置设向后延伸的小凹弧。该小凹弧向后延伸的长度弧线长度为 半圆周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全性医用针头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一针头细管进行第一次精磨,形成一轴向长度为L的斜面;
2)对该针头细管前端斜面进行第二次精磨,形成位于前端的第二斜面和位于后 端的第一斜面,且第一斜面的轴向长度L1小于第二斜面轴向长度L2;
3)将第一斜面后端的内针锋处理成向后延伸的小凹弧。
加工方法中,所述小凹弧通过机械精磨、喷砂或激光热处理等工序完成。
本发明医用针头通过将第二斜面加长的方式,使用时相当于延长外针锋剖开组织 的长度,使进针顺畅,同时第一斜面的阻力缓解,不再切割切断人体组织。本发明的 显著特点有:
1、进针不切割切断人体组织。
2、进针时患者疼痛感减轻。
3、进针结束时比传统进针出血量少。因传统进针内针锋切割切断人体组织出血 量多。
4、进针顺畅。
5、进针穿刺阻力降低。
6、抽取针水穿刺橡胶瓶塞不进颗粒堵塞针管。
7、加工简便,可采用常规针头生产流程即可完成,无需特殊加工设备,利于产 业化实施。
8、经专家鉴定,优化的针尖结构可望成为医用针头的标准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结构针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针头结构和尺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针头另一结构和尺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不锈钢管针加工过程示意图;
图5为使用现有结构针头(12号针头)实施注射时摘取的组织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昌燕;任书伟,未经杨昌燕;任书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2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切割机的电机同步控制系统
- 下一篇:RF转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