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索面W形腹板截面索梁锚固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2942.9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7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升桥;刘永锋;李国强;胡国华;秦雪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4;E01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国良 |
地址: | 10002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索面 腹板 截面 锚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单索面W形腹板截面斜拉索与主梁间锚固的索梁锚固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交通建设的发展,国内的斜拉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斜拉索的索力也越来越大,从而对斜拉索与主梁锚固区局部应力的处理带来很大难度,成为控制桥梁结构设计的关键点。
一般的索梁锚固区构造采用在箱内锚固点设置横隔板的方式,局部应力处理采用高强精扎螺纹钢筋提供预应力,该构造布置有如下局限性:
1、横隔板较多,构造复杂,施工困难;
2、由于预应力钢筋间距较小,导致普通钢筋无法布置,且横向、竖向预应力筋间位置相碰现象严重,许多无法挪动;
3、预应力钢筋长度较短,有的只有2m长,难以保证有效预应力。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索面W形腹板截面索梁锚固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吨位拉索锚固点设计存在的难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单索面W形腹板截面索梁锚固区结构,其中,箱梁腹板(3)采用倾斜布置,形成W形腹板截面主梁的索梁锚固区;所述箱梁腹板(3)中采用低回缩竖向预应力钢束(7);并分别在箱梁顶板(8)以上及以下设置斜拉索锚固块,形成桥面以上斜拉索锚固块(2)和桥面以下斜拉索锚固块(5)。
上述的单索面W形腹板截面索梁锚固区结构中,所述箱梁腹板(3)、桥面以上斜拉索锚固块(2)及桥面以下斜拉索锚固块(5)在浇筑混凝土时一同立模浇筑,并预埋斜拉索锚垫板(4)和斜拉索套筒(1),浇筑完混凝土后张拉所述低回缩竖向预应力钢束(7),然后进行斜拉索穿束及张拉。
上述的单索面W形腹板截面索梁锚固区结构中,所述斜拉索锚垫板(4)采用联合体形式,使所述斜拉索锚固块形成联合锚板构造,从而将锚固点索力均匀传递给桥面以下斜拉索锚固块(5),解决了锚点位置应力集中的问题。
上述的单索面W形腹板截面索梁锚固区结构中,在所述桥面以下斜拉索锚固块(5)与箱梁顶板(8)的连接处采用倒角过渡构造。
上述的单索面W形腹板截面索梁锚固区结构中,所述箱梁腹板(3)采用一定角度,例如30°~70°角的倾斜布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W形腹板截面斜拉索与主梁锚固的索梁锚固区构造体系,可以避免在箱梁内斜拉索锚固区设置大量的横隔板,方便了施工,节省了造价;腹板中采用低回缩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解决了斜拉索锚固点传力及局部受力问题,施工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锚点位置纵断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锚点位置横断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W形箱梁腹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参考图1~3所示,本发明单索面W形腹板截面索梁锚固区结构的实施例中,包括:斜拉索套筒(1)、桥面以上斜拉索锚固块(2)、箱梁腹板(3)、斜拉索锚垫板(4)、桥面以下斜拉索锚固块(5)、斜拉索锚固块与箱梁顶板间倒角(6)、低回缩竖向预应力钢束(7)及箱梁顶板(8)。
浇筑混凝土时,箱梁腹板(3)、箱梁顶板(8)、桥面以上斜拉索锚固块(2)和桥面以下斜拉索锚固块(5)一同立模浇筑,并预埋斜拉索锚垫板(4)和斜拉索套筒(1),浇筑完混凝土后张拉低回缩竖向预应力钢束(7),然后进行斜拉索穿束及张拉。
结合上述图1~3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单索面W形腹板截面索梁锚固区结构有如下优点:
1).采用W形腹板截面斜拉索与主梁锚固的索梁锚固区构造体系,可以避免在箱梁内斜拉索锚固区设置大量的横隔板,方便了施工,节省了造价;
2).腹板中采用低回缩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解决了斜拉索锚固点传力及局部受力问题,施工简便;
3).桥面以上斜拉索锚固块的设置,除减小斜拉索锚固区应力集中外,也起到了保护斜拉索免受桥面车辆撞击的作用;
4).桥面以下斜拉索锚固块与箱梁顶板连接处采用倒角过渡构造,减小了连接处的应力集中,优化了主梁受力;
5).斜拉索锚固块采用联合锚板构造,解决了锚点位置应力集中现象。
以上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依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地想到一些雷同、替代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2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铝木节能门窗
- 下一篇:一种持久散发气味的生活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