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并行循环控温结构的气体温压实验箱内胆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3207.X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孟晓风;张卫军;余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B01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行 循环 结构 体温 实验 内胆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气体温度场指标要求高的气体实验箱内胆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并行循环控温结构的气体温压实验箱内胆。属实验室温控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如图7,以往的气体温压实验箱内胆主体1’为长方体结构,对箱内气体温度指标要求高的场合,由蛇形盘管3’紧贴内胆外壁,蛇形盘管内换热液体循环流动控温。内胆由6块厚金属板焊接而成,相邻金属板两两互相垂直。内胆外壁焊接方管作为加强筋2’。蛇形控温盘管固定于加强筋之间,其作用是控制箱体的温度,减小箱内气体与箱壁的温度差异,克服环境温度对实验气体温度的影响。
采用这种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1、立方体结构不利于箱体承压,焊接过多影响箱体结构强度,如果为低温压力容器,由于金属的冷脆性,在低温承压状态下容易损坏箱体。
2、方管所在处无法布置换热盘管,占用了较大的热交换空间,不利于箱体控温。
3、蛇形控温盘管与内胆外壁的接触为线面接触,接触面积小,不利于热传导。
4、蛇形控温盘管本质为串行换热结构,当内胆质量过大时,管内液体流量小,载热量小,达到预定温度的控温调节时间会很长,甚至造成箱体温度不可控,无法正常工作。
(三)发明内容:
(1)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并行循环控温结构的气体温压实验箱内胆,它能够提高内胆结构强度和控制内胆温度,能够增大换热液体的总流量和换热面积,,并能减小环境温度及内胆本身温度对实验气体温度的影响,提高内部气体温度场性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2)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带并行循环控温结构的气体温压实验箱内胆,它是由内胆芯体、T形加强筋和盖板组成.盖板焊在内胆芯体与T形加强筋之间.内胆芯体与多块盖板之间形成封闭的换热通道。
其中,内胆芯体由内胆壳体、导流条、主分流管板、辅分流管板、主汇流管板、辅汇流管板、液体输入管道和液体输出管道组成。多根导流条焊在内胆壳体上下和四周,主分流管板、辅分流管板焊在内胆壳体上部,主汇流管板、辅汇流管板焊在内胆壳体下部,液体输入管道接在主分流管板中部,液体输出管道接在主汇流管板下部;所有的分流管道与汇流管道都设有长条形的液体流通口,以利于液体均匀分配到并行的换热通道中。
其中,内胆壳体是由2块厚金属板分别折2次圆角成形的形状,再焊接成封闭的长方筒状。此种结构减少了焊接次数,且带圆角的结构有利于承压。
其中,T形加强筋特定的位置留有缺口,以跨过分流与汇流管道,并与分流、汇流管道焊接于一体。T形加强筋不占用换热空间,而且加强筋与内胆表面的接触面为条状,可兼起导流条的作用。
(3)优点及效果:
1、采用折板结构可减少焊接次数,增加结构强度;带倒角的结构有利于箱体承压。
2、T型加强筋取代传统的方管加强筋,可减小加强筋与内胆壁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大换热液体与内胆壁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内胆整体控温。
3、并行循环控温通道的设立与串行的蛇形盘管相比,能够极大的增加换热液体的流量、载热量,能够解决内胆控温的热量供应的问题。
4、蛇形盘管与内胆的接触面积仅为线面接触,且接触不可靠,并行循环控温通道内液体与内胆壁直接接触,接触面积大,传热系数高,能够加快内胆控温速度。
(四)附图说明:
图1 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 实施例内胆芯体结构示意图
图4 实施例主分流管板结构示意图
图5 实施例辅分流管板结构示意图
图6 实施例内胆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7 传统温压实验箱内胆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如下:
1、1’—内胆壳体 2’—方管加强筋
3’—换热盘管 4—T形加强筋
5—液体输入管道 6—液体输出管道
7—主分流管板 8—主汇流管板
9—辅分流管板 10—辅汇流管板
11—液体流通口 12—导流条
13—盖板 14—内胆芯体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3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