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CT设备、图像重建方法和X射线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3267.1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3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康克军;陈志强;张丽;李元景;李亮;邢宇翔;刘不腐;杨光;孙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ct 设备 图像 重建 方法 成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CT设备、用于X射线CT成像的图像重建方 法和使用该图像重建方法的X射线CT成像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缩 短成像时间、提高成像精度的X射线CT设备、图像重建方法和X射线 CT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1989年,螺旋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开始投入临床医学应用,由于螺旋CT的巨大优势,使得它逐步替代 了以前的断层CT。螺旋CT相对于断层CT的优势在于:螺旋CT可 以连续不间断地采集投影数据,并通过专门设计的重建算法得到物体 的三维体数据,使得CT扫描的时间大大缩短,提供了重建图像的Z 轴分辨率,减少了运动伪迹。1991年,Elscint公司在单层螺旋CT基 础上,首先推出了双层螺旋CT,从此揭开了多层螺旋CT飞速发展 的序幕。
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的主要区别在于单层螺旋CT的检 测器是单排的,每次只能采集一层扇束投影数据,而多层螺旋CT的 检测器是多排的,可以同时采集多层锥束投影数据;因此,多层螺旋 CT和单层螺旋CT相比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大增加了X射 线束的覆盖范围,有效地提高X射线的利用率,缩短了扫描时间, 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三维重建图像。1998年,GE、Siemens、Toshiba、 Philips公司推出了4层螺旋CT;2001年,GE公司率先推出了8层; 2002年,GE、Siemens、Toshiba、Philips公司分别推出了16层螺旋 CT;2005年,Toshiba公司推出了256层螺旋CT;2007年,在美 国芝加哥的第93届北美放射学会议上Toshiba公布了其最新推出的 320层螺旋CT产品。目前的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已经超过了每秒3 周,已经广泛地被应用于人体三维成像、血管造影成像、心脏成像、 脑灌注成像等领域。在多层螺旋CT技术上还发展起来了计算机辅助 手术、虚拟内窥镜技术和辅助放射治疗等新技术。
尽管多层螺旋CT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该技 术仍然具有其固有的弊端:由于多层螺旋CT采用连续旋转的滑环技 术,环上的X射线发生装置和多排探测器所需的电源都通过高速滑 环供给,特别是多排探测器在扫描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投影数据需要通 过无线射频技术高速传输到环下的计算机中,因此,数据传输速度慢, 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结果,极大地增加了滑环及电传部分的技术难度 和成本,使得多层螺旋CT产品的价格据高不下,限制了该产品的普 及。
发明内容
由此,提出了本发明,用于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 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射线CT设备、用于X射线CT成 像的图像重建方法及使用该图像重建方法的X射线CT成像方法,能 够缩短成像时间、提高成像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X射线CT设备,包括:支撑 装置;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撑装置上的旋转装置;X射线发生装置, 设置在所述旋转装置上,用于向被检测对象辐射X射线;探测装置, 所述探测装置固定在所述旋转装置上并且与X射线发生装置相对, 用于探测透射通过所述被检测对象的X射线作为投影数据;驱动装 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旋转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装置使其连续 往复地做小于或等于360度的旋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X射线CT 扫描过程;以及与所述探测装置之间通过线缆通信的数据处理装置, 用于接收和处理通过所述线缆从所述探测装置传输来的所述投影数 据,以重建被检测对象的三维立体图像。
和传统多层螺旋CT不同,本发明的X射线CT设备抛弃了现有 螺旋CT普遍使用的使旋转装置沿同一方向连续旋转的技术。在本发 明中,将X射线CT设备的旋转装置的旋转路径与被检测对象的匀速 直线运动路径相结合而得到的X射线CT设备的扫描路径不是一条连 续光滑的螺旋线,而是一个圆周或是一条由多段连续光滑螺旋弧线组 成的连续非光滑螺旋折线。通过被检测对象的匀速直线运动和X射 线发生装置往复地≦360度旋转扫描就能够获得全部所需的投影数 据,重建得到被照射部位的三维断层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3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