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终端机卡互锁的方法、系统和管理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3343.9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6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肖青;刘玮;赵立君;刘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2 | 分类号: | H04W88/0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春光;彭晓玲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终端机 互锁 方法 系统 管理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终端机卡互锁的 方法、系统和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M2M(machine-to-machine)的是机器到机器之间的通讯,是基 于机器终端,以多种通信方式等为接入手段,用于满足用户对监控、指 挥调度、数据采集和测量等方面信息化需求的解决方案。M2M强调的是 无处不在设备互联的通信新技术,让机器之间、人与机器之间实现超时 空无缝连接,就好比我们眼睛和四肢一样,比如说眼睛可以看到更远, 四肢可以更加发达、更加灵活。
基于机器通信的应用通常与用户的生产系统紧密相连。例如,用于 电力抄表的机器读取家庭电表的数据,用作电力公司向用户收费的依据; 矿井监控的机器用于远程监控地下矿井的实时温度、湿度、瓦斯浓度等 相关数据;市政公共服务的机器用于控制城市路灯的开关;家庭用户用 来远程控制家庭的安防、娱乐等设施。
由于机器通信的应用超出人与人通信应用领域的范畴,可以应用到 工业控制、安防、市政、家庭等领域,机器通信的安全性应该是端到端 的安全性,其中首先需要确保的就是机器终端的身份,防止通过偷换SIM 卡或USIM卡进行终端伪造来对M2M业务进行破坏的潜在安全风险。 因此,有必要提高机器终端锁机锁卡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的无线终端机卡互锁的方法和系统存在以下缺点:
1、M2M机器终端多为无人值守的终端,锁机锁卡的操作如果通过 本地操作,会带来很大的实施成本;
2、M2M机器终端的锁机锁卡功能若完全由本地控制,业务的安全 性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恶意破坏者只要解除本地的锁机锁卡功能,就 能随意更换机器,从而破解M2M系统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实施成本高、锁机锁卡安全性 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线终端机卡互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实现降 低实施成本、提高设备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机 卡互锁的方法,包括:
A、机器终端与用户识别卡进行双向身份验证,如果通过验证,则 执行步骤B;
B、管理平台根据机器终端、用户识别卡以及用户业务订购关系的 绑定进行验证;如果通过验证,管理平台允许机器终端接入。
本发明采用机器终端与用户识别卡之间的双向身份验证,提高设备 使用的安全性,并且管理平台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对绑定关系的鉴权,克 服了现有技术中在锁机锁卡时需要通过本地操作进行的缺陷,实现了锁 机锁卡的操作的远程控制,大大降低了实施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设备使 用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A具体包括:
a1、机器终端启动后,向用户识别卡发送PIN1码和接入用户识别 卡的请求;
a2、用户识别卡验证机器终端的PIN1码,若通过验证,则允许机 器终端启动用户识别卡,执行步骤a3;否则,则拒绝机器终端接入用户 识别卡的请求;
a3、机器终端读取用户识别卡的用户识别码,并验证所述用户识别 码,如果通过验证,则执行步骤B。
上述改进,实现了机器终端与用户识别卡之间的双向身份鉴定,提 高了设备使用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a3还包括:当用户识别码 未通过验证时,则机器终端产生非法用户识别卡的本地告警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B具体包括:
b1、机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管理平台发送上报信息;
b2、管理平台对所述上报信息进行验证;
b3、对于通过验证的上报信息,管理平台向机器终端发送允许进入 的确认指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b2具体为:
b21、管理平台根据管理平台内存储的映射关系数据对所述上报信 息进行验证,如果所述上报信息与所述映射关系数据对应一致,则执行 步骤b22,如果不一致,则拒绝机器终端接入管理平台;
b22、管理平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数据查找对应的用户识别卡的移 动用户号码,或者直接从无线通信网络获取用户的移动用户号码,对用 户业务订购关系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b3,否则,则拒 绝机器终端接入管理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3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路板
- 下一篇:小区重选方法和用户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