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加热锅防溢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24352.X 申请日: 2008-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1721130A 公开(公告)日: 2010-06-09
发明(设计)人: 林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 林志鹏
主分类号: A47J27/62 分类号: A47J27/62
代理公司: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代理人: 申健
地址: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加热 锅防溢 控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锅,特别涉及一种电加热锅加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加热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厨具之一,它具有卫生、 方便、快捷等优点。

如图1所示,普通电加热锅包括加热器1、位于加热器1上部的锅体2和锅 盖3,锅体2的侧面设有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加热器1对锅体2进行加热。在 加热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锅体2内食物沸腾以后,需要防止溢锅现 象发生。

申请日为2005年8月29日,申请号为200510093419.7,名称为“带通气 孔的防溢锅盖”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防溢问题。如图1所示, 该专利中,为了解决溢锅问题,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锅盖3上设有一通 气孔5,通气孔5内设有防溢电极6,防溢电极6通过引线与控制模块4相连接。 同时,控制模块4还通过另一条引线与锅体2连接。当锅体2内食物沸腾后, 溢锅产生的泡沫贴近锅盖3上的通气孔5并与防溢电极6接触,并且由于产生 的泡沫可导电,所以位于通气孔5内的防溢电极6通过泡沫与锅体2导通,进 而使防溢电极6、锅体2和控制模块4之间形成闭合的回路。控制模块4检测到 该回路的处于导通状态,得知该电加热锅产生了溢锅,从而控制加热器1停止 加热,避免了溢锅现象的发生。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溢锅产生的泡沫回落, 防溢电极6与锅体2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由此控制模块4检测到回路断开,得 知电加热锅的溢锅现象消失,从而可以继续控制加热器1进行加热。

上述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假溢锅”现象:由于电加热锅经常用于煮稀饭等 食物,溢锅产生的泡沫中会带有粘稠物质,因此泡沫在经过通气孔5时,极有 可能使通气孔5产生堵塞,并且由于锅盖3内表面上在加热过程中会布满一层 可导电的水汽,进而使回路一直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模块4会误认为电加热锅 处于溢锅状态,从而停止加热,并且由于堵塞状态不能自动消除,电加热锅不 会继续加热,导致食物不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加热锅加热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会出现假溢锅 现象,导致食物不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加热锅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正常状态下电加热锅溢锅后,停止加热,判断电加热锅处于溢锅状态的时 间是否大于设定时间;其中,所述设定时间至少为正常状态下电加热锅溢锅后, 停止加热,所述溢锅状态能够持续的时间;

如果是,则将所述电加热锅变为假溢锅加热方式,对所述电加热锅继续加 热。

本发明通过判断电加热锅处于溢锅状态的时间是否大于设定时间,来确定 电加热锅是否处于假溢锅状态;如果电加热锅处于假溢锅状态,则将电加热锅 变为假溢锅加热方式,对电加热锅继续加热,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出现假溢 锅时停止加热,导致食物不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加热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加热锅加热控制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会出现假溢 锅现象,导致食物不熟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加热锅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正常状态下电加热锅溢锅后,停止加热,判断电加热锅处于溢锅 状态的时间是否大于设定时间;其中,所述设定时间至少为正常状态下电加热 锅溢锅后,停止加热,所述溢锅状态能够持续的时间;

步骤102:如果是,则将所述电加热锅变为假溢锅加热方式,对所述电加热 锅继续加热。

本发明通过判断电加热锅处于溢锅状态的时间是否大于设定时间,来确定 电加热锅是否处于假溢锅状态;如果电加热锅处于假溢锅状态,则将电加热锅 变为假溢锅加热方式,对电加热锅继续加热,该假溢锅加热方式可灵活定义, 只要实现对电加热锅继续加热,就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出现假溢锅时停止加热, 导致食物不熟的问题。

进一步,为了消除通气孔5的堵塞状态,进而消除假溢锅现象,所述假溢 锅加热方式优选使所述电加热锅内泡沫的高度低于通气孔5的高度,由于此时 仍旧对电加热锅进行加热,所以电加热锅会不断产生水蒸气,产生的水蒸气会 持续冲击通气孔5,逐渐将通气孔5内的堵塞给清除掉,从而消除假溢锅现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鹏,未经林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4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