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废弃线路板无损拆解的处理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4887.7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清;张宗科;吴超章;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23K1/018;B23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废弃 线路板 无损 拆解 处理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垃圾处理及废料回收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废弃线路板无损拆解的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线路板(Printed Curcuit Board,简称PCB,或Printed wiring Board,简称PWB)是电子信息产品、家用电器产品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线路板生产大国,每年生产过程中有数万吨废线路板产生;随着电子电器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大量的电子电器产品被淘汰,其关键部件之一印刷线路板也随之被弃用,从废弃线路板总量看,每年约达7千万吨。一方面,废弃线路板是再生铜、铝以及多种贵金属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废弃线路板上的大部分元器件功能完好,使用寿命远远没有终结,可以二次利用,因而从废弃线路板中进行材料的资源化回收及再利用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由于废弃线路板上含有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如回收方法不合理废旧印刷线路板也将给社会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开发高效、可靠、环保的废弃线路板资源化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及设备,降低废弃线路板各组元分离的技术难度,提高分离效率,降低了印刷线路板后续处理中物质分离的技术难度,降低后续处理的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降低废弃线路板各组元分离的技术难度,同时尽量保证元器件的无损拆解,在印刷线路板粉碎处理之前进行整板元器件与线路板PCB基板的快速分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发明专利CN1600458A提出了一种从焊有电子元件的印刷电路板分拆和回收电子元件和焊料的方法。由装置上方的吹风口对电路板上表面吹高于焊料熔点的热空气,保持电路板上的焊料合金处于熔融状态。通过紧贴着待处理电路板下表面的机械滚刷沿印刷电路板运动反方向的滚动,借助滚刷上的刷毛的机械力把电路板的电子元件扫下并被滚刷旁边的强力吸头吸入松动和散落的电子和焊料合金。通过调节该吸气装置的功率,使得在电路板下表面产生足够大的负压,在机械滚刷的帮助下能够把电子元件和焊料从印刷电路板上拔下来。其缺点是:由于电路板在装置中安装时不可能很好地密封,加上其基板上本身带有许多安装孔、引脚插孔等通孔,在电路板上表面不断有热风吹入的情况下,电路板下表面不容易产生较大的负压,因此对于插装元器件的拆卸效果不佳;通过滚刷将电路板的电子元件扫下,很容易伤及元器件;无法连续性拆解线路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提高废弃线路板的拆解效率,并实现拆解后元器件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一种可以无损拆解废弃线路板的处理设备及其方法。本发明的处理设备采用人工半自动装卡和全自动分离线路板相结合,自动终端控制,实现流水线生产作业,采用整体半密闭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废弃线路板无损拆解处理设备,包括加热保温单元、装卡和卸除单元、震动单元,还包括输送单元、回收单元与除烟味单元。输送单元用来传输线路板,并将其输送到加热保温单元进行加热保温,并通过与装卡和卸除单元相互接触的震动单元对线路板的震动,实现对线路板的拆解,通过回收单元对焊锡颗粒、元器件与基板进行分离回收。所述除烟味单元通过整体半密闭结构上的两个进出气口,实现对废气的过滤。
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传动链条、传动轮与传动电机,传动轮与传动链条之间为啮合连接,传动电机驱动传动轮转动同时带动传动链条运动;所述的装卡和卸除单元包括夹具体,夹具体安装在传动链条上。
所述传动链条下方设置滚轮,传动链条运动的时候,滚轮在滑动支架上滚动以支撑链条自重;所述的滑动支架位于两传动轮之间,用于支撑两传动轮之间的传动链条,使传动链条保持相对水平工作状态。
所述的装卡和卸除单元中的夹具体包括主体框架、夹具体左钳口与夹具体右钳口,夹具体的主体框架上设有通孔,光杆螺栓穿过通孔与传动链条连接。夹具体主体框架包括固定板、框架连接杆和连接板,固定板之间通过框架连接杆和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框架连接杆中间,连接板的下方接出支架,支架自由端设有震动轮。支架的长度使支架自由端的震动轮与震动单元中的偏心轮相互接触,从而通过偏心轮的转动带动震动轮转动并带动夹具体作上下运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对夹具体的震动作用。所述夹具体右钳口固定在夹具体主体框架右端固定板上,夹具体左钳口套接在框架连接杆上,可沿框架连接杆自由滑动。夹具体左钳口与夹具体右钳口内壁均设有曲面凹槽,凹槽用于装卡固定线路板,夹具体左钳口与夹具体右钳口之间的开合通过弹簧机构与牵引机构实现。
所述弹簧机构是指固定在左右钳口之间的拉簧或固定在左端固定板与左钳口之间的压簧。
所述牵引机构是指固定在左钳口外侧的拉绳或其他可牵引左钳口的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4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