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重构方法和图像重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5195.4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4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嵩;刘源;王静;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挚诚信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8 | 代理人: | 张习义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图像重构方法和图像重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技术的发展,多视点图像合成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图像合成中,图像所拍摄景物的深度信息是至关重要的,由此也引出许多研究热点,例如深度信息的获取,深度信息的压缩等等。
现在的重点大部分集中在深度信息的获取和压缩方面,对于深度信息的获取,现有技术是采用立体匹配算法来获取深度信息,立体匹配的思想是在有水平视差的两幅图(称为左右图)情况下,取左图中一点,在右图中寻找与之对应点的位置,得到位置后,两者水平坐标的差就是该点的视差,自此完成一个点的匹配计算,通过匹配计算,得到左右图之间的视差,然后通过视差进行重构。
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技术中采用立体匹配算法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在利用匹配算法得到的视差信息重构视频时有较明显的帧间闪烁,并且匹配算法最大的难点在于速度,由于图像重构需要的视差图是致密的,也就是图中每个点都需要相对准确的视差,因此立体匹配就需要对图中每个像素点进行匹配计算,这样的计算量是巨大的,因此很难满足图像重构的实时性要求,同时立体匹配算法还不是特别稳定,这种不稳定性在重构视频时会导致物体边缘的闪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图像重构方法和图像重构系统,提高了图像重构的实时性,并且提高了重构图像的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图像重构方法,包括:
获取已知视点的图像信息;
获取所述已知视点的深度信息;
配准所述已知视点的所述图像信息和深度信息,使所述深度信息中的点与所述图像信息中的对应点重合;
对所述深度信息进行深度视差转换,获取所述深度信息对应的视差信息;
根据所述已知视点的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视差信息重构虚拟视点的图像。
一种图像重构方法,包括:
获取已知第一视点的第一图像信息和已知第二视点的第二图像信息;
获取所述已知第一视点的第一深度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一深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深度信息的第一深度视差对应因子;
根据所述第一深度视差对应因子对所述第一深度信息进行深度视差转换,获取第一视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一视差信息重构虚拟视点的第三图像。一种图像重构系统,包括:
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已知视点的图像信息;深度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已知视点的深度信息;
配准装置,用于配准所述已知视点的所述图像信息和深度信息,使所述深度信息中的点与所述图像信息中的对应点重合;
转换装置,用于对所述深度信息进行深度视差转换,获取所述深度信息对应的视差信息;
重构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已知视点的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视差信息重构虚拟视点的图像。
一种图像重构系统,包括:
第一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已知第一视点的第一图像信息;
第二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已知第二视点的第二图像信息;
第一深度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已知第一视点的第一深度信息;
第一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一深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深度信息的第一深度视差对应因子;
第一转换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深度视差对应因子对所述第一深度信息进行深度视差转换,获取第一视差信息;
第一重构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一视差信息重构虚拟视点的第三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通过直接获取深度信息,通过将所述深度信息转换为视差信息重构图像,从而不需要通过立体匹配算法获取视差信息,因此避免进行大量的、高复杂度的计算,提高了图像重构的实时性,并且由于不再采用立体匹配算法进行图像重构,因此不会存在帧间闪烁,提高了重构图像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5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太阳能建材板
- 下一篇:一种利用微生物回收污泥中金属铜的方法及专用装置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