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5418.7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岗;陈逢胜;劳学竞;徐建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3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余热锅炉的过滤器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是用于回收热量的设备,例如在有色冶金领域,余热锅炉广泛地用于回收熔炼炉排出的烟气中的热量。
传统上,余热锅炉通常包括炉体、汽包和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将汽包内的冷却水供给到炉体,在炉体经过热交换的水和蒸汽混合物返回到汽包,蒸汽通过汽包排出用于气体用途,而返回的水循环利用。
为了避免冷却水对炉体、汽包、循环管路、循环泵等的不利影响,余热锅炉对冷却水要求比较高,在循环管路与汽包之间通常要设置过滤器对循环水进行过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需要更换过滤器的滤芯。
传统上,在更换滤芯时,都是人工将过滤器与管路拆开然后将过滤器移开,更换滤芯后再将过滤器移动到安装位置与管路相连,但是由于余热锅炉的过滤器体积和重量通常比较大,将过滤器与管路对齐非常困难,因此过滤器的拆卸和安装非常费时费力,进而导致操作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快速拆卸和安装从而提高效率的过滤器装置,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装置包括:过滤器本体、托架、和支撑框架,其中所述过滤器本体具有入口、出口和设置在其内的滤芯,所述托架安装到所述过滤器本体上,且所述托架沿纵向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分别位于过滤器本体的横向两侧、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近端分别安装到过滤器本体上而它们的远端分别支撑在支撑框架上。
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为U形,且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近端封闭而远端敞开。
所述托架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板的远端附近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板的下表面上并且支撑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所述托架与所述支撑框架接触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第一光滑板。
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托架接触的上表面上安装有与第一光滑板对应的第二光滑板。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至第四支柱,其中第一和第二支柱位于过滤器主体的横向一侧,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柱位于过滤器主体的横向另一侧;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在第一和第二支柱上且第二支撑板安装在第三和第四支柱上且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支撑所述托架;和多个加固板,所述多个加固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至第四立柱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托架和支撑框架以防止托架与支撑框架脱离。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托架上的连接孔和支撑框架上的长孔;螺母,所述螺母配合在所述螺栓的一端;和防紧套,所述防紧套位于支撑框架的长孔内并套在螺栓上,其中防紧套从支撑框架的下表面伸出预定长度。
所述支撑框架进一步包括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安装在支撑框架的横向两侧且邻近所述支撑框架的纵向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装置,由于过滤器本体能够通过托架在支撑框架上移动,因此在需要更换滤芯时,只需将过滤器本体与管路的连接断开,然后将过滤器本体移离到与管路错开的拆卸位置,就能够将旧滤芯抽出,再将新滤芯插 入,然后将过滤器本体移动到与管路对齐的安装位置,最后用连接件将过滤器本体的入口、出口等与管路紧固相连,因此,省时省力,提高了更换滤芯的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装置,在托架和/或支撑框架上分别设置光滑板,能够减小移动托架时的阻力,便于移动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装置,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在过滤器本体和托架一起在支撑框架上移动时,能够防止过滤器本体和托架与支撑框架上意外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装置,通过设置防紧套,能够防止螺栓和螺母将将托架与支撑框架紧固的过死而影响托架在支撑框架上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装置,通过设置辅助支撑件,能够在托架移动到支撑框架的纵向一端时辅助支撑托架和过滤器本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5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灯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接隧道的控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