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目标区域移动通信终端用户的流量统计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5429.5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4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峰;王崇锐;林铮;赵鹏;范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4 | 分类号: | H04Q7/34;H04Q7/22;H04Q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目标 区域 移动 通信 终端 用户 流量 统计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群流量统计,具体地讲是一种目标区域移动通信终端用户的流量统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行业应用中,如政府应急应用、旅游景点应用以及商家广告宣传应用等,需要统计特定区域如应急事件区域、旅游景区范围、特定商圈等的人群流量,以供决策使用。
但目前,这种特定区域人群流量的统计都是通过人工手段实现,如旅游景区通过门票销售量统计景区人流量,或者通过车流量大致估计出某一区域的人流量。这种人工的统计方法不仅耗费大量地人力、物理,而且效果比较滞后。同时,在目标区域的选定上也缺乏灵活性。因此,现有的人群流量统计方法往往难以满足政府、旅游景点、商家等的决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目标区域人群流量的统计方法,以灵活选定目标区域,并将地理空间数据与移动网络参数相匹配,实现目标区域人群流量的实时统计。
相应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目标区域人群流量的统计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区域人群流量的统计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区域的经度和纬度范围;
利用预先存储的经度和纬度与移动通信网络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经度和纬度范围对应目标区域下的移动通信网络参数;
从网络侧获取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参数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下的移动通信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移动通信用户信息统计所述目标区域的人群流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区域人群流量的统计系统包括:
经纬度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区域的经度和纬度范围;
网络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利用预先存储的经度和纬度与移动通信网络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经度和纬度范围对应目标区域下的移动通信网络参数;
人群流量统计单元,用于从网络侧获取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参数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下的移动通信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移动通信用户信息统计所述目标区域的人群流量。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特定目标区域的灵活选定,并能够对圈定目标的移动通信终端用户流量进行实时的统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人群流量统计系统的网络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人群流量统计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口流量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从电子地图中标定目标区域的示意图;
图5a至图5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时间段统计的某目标区域的人群流量统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特定目标区域移动通信终端用户流量统计单元包括:人群流量统计装置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所述人群流量统计装置包括:经纬度确定单元101,网络参数获取单元102以及人群流量统计单元103。
其中,所述经纬度确定单元101用于确定目标区域的经度和纬度范围。此处,所述经纬度确定单元可以是普通的输入设备,如键盘。如果事先知道目标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则直接可通过键盘等输入设备输入从而确定目标区域的经度和纬度范围。所述经纬度确定单元也可以基于电子地图信息系统(GIS)来实现,即经纬度确定单元将在电子地图上标定的目标区域转换为该目标区域对应的经度和纬度范围。此时,经纬度确定单元又包括:标定单元,用于在电子地图上标定目标区域;以及转换单元,用于将标定的目标区域转换为该目标区域对应的经度和纬度范围。该目标区域的经、纬度转换可通过GIS的转换程序来实现。
所述网络参数获取单元102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经度和纬度与移动通信网络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经度和纬度范围对应的目标区域下的移动通信网络参数。所述经度和纬度范围与移动通信网络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预先存储在网络参数获取单元或其他能够与网络参数获取单元传输数据的设备的网络参数数据库中。所述网络参数可包括:基站小区号(Cell-ID),所述基站小区号所在的经纬度,该小区号所在的位置区号(LAC),基站所属的基站控制器号(BSC)以及该小区号所述的移动交换中心号(MSC)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5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