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版面导航阅读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5771.5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湛;杨雪峰;赵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87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版面 导航 阅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大版面导航阅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测用户在处于视口区域内的阅读页面上发起的用于激活导航页面的第一触发事件;
在探测到所述第一触发事件时,激活将阅读页面按预设比例缩小形成的导航页面;
在视口区域内,将激活的导航页面置于阅读页面上,使所述第一触发事件在阅读页面上的第一触发焦点与导航页面中该第一触发焦点的映射点重叠,其中,所述第一触发焦点为阅读页面上的触击点;
探测用户在导航页面上发起的触发事件,并根据探测到的触发事件,对所述阅读页面、视口区域、或导航页面进行处理,实现大版面导航阅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导航页面置于阅读页面上,使阅读页面上的第一触发焦点与导航页面中该第一触发焦点的映射点重叠,具体为:
确定所述第一触发焦点与阅读页面在一个方位上的顶点的第一相对位置;
基于第一相对位置和预设的比例,确定导航页面中该第一触发焦点的映射点与导航页面在所述方位上的顶点的第二相对位置;
基于第二相对位置,和按照第一触发焦点的位置确定的与第一触发焦点的位置重叠的导航页面中该第一触发焦点的映射点的位置,确定导航页面在所述方位上的顶点的位置;
基于导航页面在所述方位上的顶点的位置,以及按照阅读页面的长度和宽度及预设的比例确定的导航页面的长度和宽度,确定导航页面与阅读页面的第三相对位置;
基于第三相对位置,将导航页面置于阅读页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通过鼠标在处于视口区域内的阅读页面上触击时,发起所述第一触发事件;所述触击包括鼠标左键单击,和/或鼠标右键单击,和/或鼠标左键双击,和/或鼠标右键双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阅读页面、视口区域、或导航页面进行处理包括:
当探测到的触发事件是用于导航定位的第二触发事件时,调整阅读页面与视口区域的相对位置,使所述第二触发事件在导航页面上的第二触发焦点与阅读页面中该第二触发焦点的映射点重叠,其中,用户通过在导航页面上移动鼠标,发起所述第二触发事件,所述第二触发焦点为鼠标移动后在导航页面上所处的位置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阅读页面与视口区域的相对位置,使导航页面上的第二触发焦点与阅读页面中该第二触发焦点的映射点重叠,具体为,
确定所述第二触发焦点与导航页面在一个方位上的顶点的第四相对位置;
基于第四相对位置和预设的比例,确定阅读页面中该第二触发焦点的映射点与阅读页面在所述方位上的顶点的第五相对位置;
基于第五相对位置和阅读页面在所述方位上顶点的位置,确定阅读页面中该第二触发焦点的映射点的位置;
基于确定的第二触发焦点的映射点的位置,和第二触发焦点的位置,调整阅读页面与视口区域的相对位置,使阅读页面中该第二触发焦点的映射点的位置与第二触发焦点的位置重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导航页面置于阅读页面上之后,探测用户在导航页面上发起的触发事件之前,还包括:
获取导航页面中与处于视口区域内的阅读页面相对应的区域;并
在所述区域的边界处填加边界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导航页面中与处于视口区域内的阅读页面相对应的区域,具体为:
确定所述第一触发焦点与视口区域在一个方位上的顶点的第六相对位置;
基于第六相对位置和预设的比例,确定导航页面中该第一触发焦点的映射点与所述相对应的区域在所述方位上的顶点的第七相对位置;
基于第七相对位置,和所述导航页面中该第一触发焦点的映射点的位置,确定所述相对应的区域在所述方位上的顶点的位置;
基于所述相对应的区域在所述方位上的顶点的位置,以及按照视口区域的长度和宽度及预设的比例确定的该相对应的区域的长度和宽度,确定该相对应的区域与导航页面的第八相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57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跑道胶
- 下一篇:一种PEG化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分离纯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