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令消息负荷分担方法、装置及信令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5980.X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5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董鹏宇;李春生;李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3/00 | 分类号: | H04Q3/00;H04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息 负荷 分担 方法 装置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荷分担技术,尤其涉及信令消息负荷分担方法、装置及信令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信令网中的信令转接点(Signaling Transfer Point,简称:STP)与信令点(Signaling Point,简称:SP)之间通过多个链路组相连,每个链路组中通常包含16条链路,为了使待转发的信令消息比较均匀地分担到这16条链路上进行转发,就要对这些信令消息进行负荷分担。随着信令网容量及负荷的不断增加,对信令消息的需要也越来越大,使得链路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
现有技术中对信令消息的负荷分担通常是基于信令消息中携带的信令链路选择(Signaling Link Selection,简称:SLS)信息进行的。SLS信息相同的信令消息需要在同一条链路上转发。然而,现有SLS信息通常具有固定的数据位数,如4比特、8比特等,因此,为了使信令消息均匀地分担到一个链路组中的多条链路上,就需要这些链路的数量和SLS信息的位数相对应。例如,针对4比特的SLS信息就要配置16条链路,否则就不能实现均匀的负荷分担。这样就会使链路的数量被限制为2的幂次方。
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这些链路中的一条或者多条链路还有可能发生故障,这样一来,即使预先配置的链路的数量满足2的幂次方的条件,但实际能够传输信令消息的链路的数量则可能无法满足该条件,而SLS信息的数据位数又不能随着链路数量的改变而随时改变,因此会影响负荷分担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消息负荷分担方法、信令转接点装置及信令传输系统,使信令消息的负荷分担不受链路数量的限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消息负荷分担方法,其中包括:
接收到信令消息后,计算所述信令消息的特征值相对于用于转发该信令消息的链路组中链路的数量的余数;
选择所述链路组中编号对应于所述余数的一条链路,转发所述信令消息;
所述计算所述信令消息的特征值相对于用于转发该信令消息的链路组中链路的数量的余数包括:
对所述信令消息的事务标识符中的字节所分别对应的十进制数值进行算数运算,将得到的运算结果值作为所述特征值;
计算所述运算结果值相对于所述链路组中链路的数量的余数。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转接点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信令消息后,计算所述信令消息的特征值相对于用于转发该信令消息的链路组中链路的数量的余数;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所述余数,选择所述链路组中编号对应于所述余数的一条链路;
转发模块,用于在选择模块选择的所述链路上转发所述信令消息;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对所述信令消息的事务标识符中的字节所分别对应的十进制数值进行算数运算,将得到的运算结果值作为供第一计算模块使用的所述特征值。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传输系统,其中包括:信令转接点装置,至少一个信令点装置;
所述信令转接点装置,用于接收到信令消息后,计算所述信令消息的特征值相对于用于转发该信令消息的链路组中链路的数量的余数,并选择所述链路组中编号对应于所述余数的一条链路,转发所述信令消息,对所述信令消息的事务标识符中的字节所分别对应的十进制数值进行算数运算,将得到的运算结果值作为所述特征值;
所述信令点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令转接点装置转发的信令消息。
通过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实现了同一链路组中的不同链路对信令消息的负荷分担,提高了信令网的可靠性;并且由于这种负荷分担是通过计算余数值对链路进行选择而实现的,与链路的数量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负荷分担的效果不会受到链路总数是否超过16条,或是否为2的幂次方等条件的限制。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所述信令消息负荷分担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二所述信令消息负荷分担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三所述信令消息负荷分担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系统和装置实施例一所述信令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系统和装置实施例一所述信令转接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系统和装置实施例二所述信令转接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系统和装置实施例三所述信令转接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59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