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鞘翅目害虫高效的苏云金芽胞杆菌cry8Ⅰ基因、蛋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6214.5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闫贵欣;束长龙;张杰;宋福平;黄大昉;梁影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32 | 分类号: | C12N15/32;C12N15/63;C12N1/21;C07K14/325;A01H1/00;A01N63/02;A01P7/04;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涛 |
地址: | 10019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鞘翅 害虫 高效 苏云金芽胞 杆菌 cry8 基因 蛋白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对鞘翅目害虫高毒力的cry8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涉及对鞘翅目害虫高毒力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涉及含有cry8I基因的重组菌株,涉及使用该基因构建表达载体。
背景技术
金龟子属于鞘翅目金龟总科(Scarabaeidae),其幼虫(俗称蛴螬,本发明以下也简称为“蛴螬”)是一类重要的世界性分布地下害虫,可危害粮食、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糖料作物、烟草、牧草、花卉、草坪草、果树等多种植物。大量调查表明,蛴螬在地下害虫中的危害居首位,其中主要以鳃金龟科和丽金龟科幼虫为主,占总地下害虫量的70-80%以上。据统计每年全国蛴螬发生面积约1亿亩,严重年份曾达3亿2千万亩,产量损失高达20%以上,有些地块甚至绝产。近年发生面积最大、发生量最多的为黄淮海地区,主要危害粮食、油料等作物;其它地区的危害情况也很严重,如危害甘蔗的蛴螬,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等地普遍发生;在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等西部地区,蛴螬的发生也很严重(魏鸿钧等,《中国地下害虫》,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41;王永祥等,“冀中平原区蛴螬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2):268-270)。我国多年来为控制蛴螬的危害,一般采用农业、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已经将这类害虫危害控制在较低水平。自2005年起,国内高毒力、高残留剧毒化学农药的禁用,使得地下害虫的防治面临新的问题,蛴螬等过去为害较轻的次要害虫逐渐发展成主要害虫,在局部地区猖獗危害,直接威胁到我国粮食、油料等作物的安全生产。
目前我国油料作物中种植面积居第二位的花生,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35%左右,居世界首位,年出口收入达207亿美元,仅2006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达到467万公顷,总产量为1434万吨。随着近两年来全球粮油价格飞涨,花生等重要油料作物的高产稳产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头等大事。当前对花生生产威胁最大的就是虫害—蛴螬,直接造成减产和影响花生籽粒品质,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开辟新的有效防治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
发现和利用对蛴螬高毒力的Bt杀虫基因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它在形成芽孢的同时,能产生蛋白性质的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对鳞翅目(Lepidoptera)、双翅目(Diptera)、鞘翅目(Cole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同翅目(Hom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食毛目(Mallophaga)等多种昆虫,以及线虫、螨类和原生动物具有特异性的杀虫活性(Schnepf,E.N.et al,Microbiol.And Molecular BiologyReview,1998,62:3775-806)。这种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又称δ-内毒素(delta-endotoxin),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因而Bt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带箔轧机轧制油再生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沸腾床加氢处理工艺的开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