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陀螺仪分布式分层级温度误差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6868.8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8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王巍;于海成;彭秋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G01C25/00;G01K11/3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安 丽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陀螺仪 分布式 层级 温度 误差 补偿 方法 | ||
1.一种光纤陀螺仪分布式分层级温度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光纤环、光源、Y波导、探测器、耦合器五个光学元器件作为温度监测对象,确定各个光学元器件的温度监测点数量及分布形式;
所述步骤(1)的光纤环的温度监测点的数量确定公式为:
其中,n为温度监测点个数;
L为光纤环长度;
D光纤环直径;
λ为光纤环骨架材料的热传导系数;
α为光纤环骨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Δ为经验参数,通常在0.85~5.35之间取值;
(2)对所述的各个温度监测点的监测值进行自适应递推最小二乘处理,得到光纤陀螺仪的温度输出值;
(3)利用所述的光纤陀螺仪的温度输出值与光纤陀螺仪的实时输出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获得温度漂移补偿值;
(4)将光纤陀螺仪的实时输出数据减去所述的温度漂移补偿值,即对光纤陀螺仪进行了温度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陀螺仪分布式分层级温度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光源为掺铒光纤光源时,其温度监测点的数量确定公式为:
其中,为掺铒光纤平均波长;
λpump为泵浦波长;
Ppump为泵浦功率;
Δ’为经验参数,通常在50~80之间取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陀螺仪分布式分层级温度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分布形式采用对称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陀螺仪分布式分层级温度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波导、探测器、耦合器温度监测点的数量根据经验确定,一般取1个,放置在Y波导、探测器、耦合器的外壳的正中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未经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8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沉积生产线中的边缘涂布
- 下一篇:电子电路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