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钼器皿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6870.5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2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李晶;付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0 | 分类号: | B21D22/2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器皿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金属钼器皿的加工方法,涉及一种冶金化工过程中的还原、烘焙过程用钼坩埚、钼舟等金属钼及钼合金器皿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钼及钼合金坩埚、还原舟是冶金化工过程中常用的还原、烘焙器皿。目前,钼器皿其壁厚大多大于1.5mm,钼合金坩埚或钼舟的加工方法多采用粉末冶金加工工艺,或是通过钼板弯曲后进行铆、焊连接制备的。上述工艺制作的钼合金器皿缺陷较多,使用寿命短。而采用中等壁厚的钼合金工艺制备金属钼器皿时,由于钼合金工件拉深成形困难,在拉深成形过程中又容易发生开裂、产生制耳、褶皱,成材率低;特别是在制耳、褶皱处容易形成应力集中,使得工件的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钼合金器皿缺陷,有效避免拉深过程中产生的开裂、制耳、褶皱等现象,提高成材率,延长金属钼器皿使用寿命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属钼器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加工过程采用厚度为1.5mm≤板厚≤4mm的钼合金板,将模具与钼合金板一同加热并保持温度为400~1200℃,控制液压机的压下速度控制在5mm/min-1mm/min,进行一道拉深成型。
本发明的一种金属钼器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钼合金板在加热到拉伸温度时的延伸率大于20%。
由于钼合金的塑脆转变温度较高,经过多道次轧制、退火后,能够有效改善钼合金的显微组织,将薄钼板的塑脆转变温度有效降低到室温附近,使得利用薄钼板进行拉深成形可行。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高温强度与塑性适中的钼合金板材,对模具与板材同时加热、保温,液压机慢速拉深制成盒形或圆形钼坩埚、钼舟等金属钼及钼合金器皿,其壁厚在1.5mm≤板厚≤4mm,并能有效避免拉深过程中产生的开裂、制耳、褶皱等现象,有效减少钼合金器皿缺陷,提高成材率,延长了金属钼器皿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金属钼器皿的加工方法,其加工过程采用厚度为1.5mm≤板厚≤4mm的钼合金板,钼合金板的延伸率大于20%;将模具与钼合金板一同加热并保持温度为400~1200℃,控制液压机的压下速度控制在5mm/min-1mm/min,进行一道拉深成型。
实施例1
采用通过交叉轧制工艺得到2.6mm厚的钼板,其在900℃时的延纵横方向的抗拉强度为230MPa,延伸率分别23%,将钼合金板置于模具内加热到800℃,使模具与板材的温度保持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压下速度为4mm/min,最终得到表面光洁、无制耳、无褶皱的盒状钼合金坩埚器皿。
实施例2
采用通过交叉轧制工艺得到2.6mm厚的钼合金板,其在900℃时的延纵横方向的抗拉强度分别260MPa,延伸率分别24%,将钼合金板置于模具内加热到1200℃,使模具与板材的温度保持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压下速度为5mm/min,最终得到表面光洁、无制耳、无褶皱的舟状器皿。
实施例3
采用通过交叉轧制工艺得到2.6mm厚的钼合金板,其在900℃时的延纵横方向的抗拉强度分别210MPa,延伸率分别21%。将钼合金板置于模具内加热到500℃,使模具与板材的温度保持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压下速度为2mm/min,最终得到表面光洁、无制耳、无褶皱的盒状钼合金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纺玻璃纤维覆膜过滤材料
- 下一篇:一种治疗心脏早搏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