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速率控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6884.7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1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李峰;韩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速率 控制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速率控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文件分发系统中,一般采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连接进行传输,例如Bittorrent。而在视频分发系统中,由于数据包的时效性及TCP的低效性, 一般采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进行传输。
在视频应用中,为了保证用户体验,避免拥塞和丢包,一般要避免突发流量,这就要求 发送端在发送数据流量时,要保证数据流量的平稳发送,因此,为了保证UDP传输时数据流 量的平稳发送,需要对发送速率进行控制,其中,采用UDP传输时,对发送速率的控制方法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基于反馈的UDP速率控制方法,通过作为接收端的客户端反馈的RTT(Round Trip Time,往返时间),丢包率等参数,动态的对码率进行调整,达到控制UDP传输速率的 目的,该方式在长时间连接时,能够兼顾网络实时带宽和客户端QoS(Quality of Service,服 务质量),一般反馈在5秒以上。
方式二、是由作为发送端的服务器通过获取两数据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例如Pal制式下, 两数据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40ms),在时间间隔到来时,把当前帧的数据发送到客户端,达 到控制UDP传输速率的目的。
然而,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时,发现目前互联网系统的计算模式正在发生从客户机/服务 器(Client/Server)模式到P2P(Peer-To-Peer,对等)计算模式的转变,而P2P计算模式一般 按数据分片对视频和文件进行分发,由于P2P网络中,各个数据分片建立连接的时间比较短, 不会超过几秒,但基于反馈的UDP速率控制方法的反馈一般在5秒以上,因此,还没进行反 馈,连接就断掉了,所以基于反馈机制的UDP速率控制在P2P网络中已不适用。
另外,在P2P网络中采用UDP对视频进行传输时,接收端会对传输速率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处于启动阶段,为了获得较小的启动延迟,希望充分利用带宽,发送码流接近带宽,明 显大于播放速率;而在平稳观看时,又希望充分利用各个发送者的上行带宽,加上接收端能 够获得了网络上较多的信息,例如能够提供服务的服务节点列表等,因此,可以选择匹配的 发送端,上述由发送方在时间间隔到来时把当前帧数据发送到客户端的方式,由于只能以播 放速率发送数据帧,且由于各视频数据帧大小差别较大,结果会导致码流不平均,突发流量 大,所以基于由发送方以播放速率发送数据的控制方式在P2P网络中也不适用。
综上,在P2P网络中缺少采用UDP传输时,既能进行速率控制、又能保证UDP传输时 数据流的平稳发送的机制。
发明内容
为了保证UDP传输时数据流的平稳发送,达到在P2P网络中采用UDP传输进行速率控 制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速率控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该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速率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P2P网络中,包括:
获得接收端发送的数据分片标识和数据分片发送速率,根据数据分片标识获取数据分片 标识对应的数据分片;
根据自身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和数据分片发送速率,计算时间间隔内发送的数据分片的 数据量;
根据时间间隔内发送的数据分片的数据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分片。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速率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P2P网络中,包括:
根据视频数据播放速率、数据分片播放时长和自身可用缓存大小,计算可获取的数据分 片个数以及数据分片发送速率;
根据已缓存的数据分片标识的最大值和可获取的数据分片个数,得到每个数据分片的数 据分片标识;
根据数据分片标识以及数据分片发送速率,查找拥有相应数据分片的对等节点作为发送 端;
向发送端发送相应的数据分片标识和数据分片发送速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速率控制的系统,该系统应用于P2P网络中,包括: 接收端和发送端,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8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夹体心导管稳定器
- 下一篇:一种稀土永磁电动机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