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标识符与数据的组织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6899.3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钱蔓藜;张玉成;黄伊;董江涛;石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10008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无线通信 系统 标识符 数据 组织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标识符 与数据的组织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3GPP)是一个 成立于1998年12月的标准化机构。3GPP的目标是在国际电信联盟(ITU)的 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2000)计划范围内制订和实 现全球性的(第三代)移动电话系统规范。它致力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到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CDMA)(宽带码分多址)的演化,虽然GSM到W-CDMA空中接口差别很 大,但是其核心网采用了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框架,因此仍 然保持一定的延续性。
3GPP于2004年12月正式成立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研究项目 SI(Study Item),明确研究项目的目标是:发展3GPP无线接入技术向着“高数 据速率、低延迟和优化分组数据应用”方向演进。负责LTE研究项目的工作 组为RAN1(Radio Access Networks WG1)、RAN2、RAN3、RAN4。根据计 划,研究项目工作将于2006年6月完成新的空中接口技术和接入网结构的甄 选,之后转入到3GPP工作项目(Work Item),开始标准制定,预计2007年6 月完成标准,2009年实现系统商用。
LTE(Long Term Evolution)项目是3G的演进,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 接入技术,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作为其无线 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it/s与上行 50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 延迟。LTE采用由基站节点构成的单层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网络和减小 延迟,实现了低时延,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要求。
在LTE系统中的定义了多种标识符,如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逻辑信道 标识符、用户设备标识符以及无线承载标识符等,但是,缺少一种有效的组织 管理方法,将系统中的各种标识符以及数据组织起来。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 率,必须使用有效的方法对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各种标识符与数据进行组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标识符与数据的组 织管理方法及系统,其目的在于,使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能有效地对各种标识符 和数据进行管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标识符与数据的组织管理方法,包 括:
步骤1,建立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与用户设备标识符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2,建立无线承载标识符与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3,建立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应的无线网络信息节点、逻辑信道信 息节点、以及无线承载标识符对应的无线承载信息节点;
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节点侧分别建立以用户设备标识符和无线承 载标识符为索引的哈希表;将以无线承载标识符为索引的哈希表所指向的所有 无线承载信息节点通过队列的方式进行组织;在基站节点侧对无线网络临时标 识符和逻辑信道相关信息采用线性表的组织形式,且对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 应的无线网络信息节点采用顺序和链式方式组织,无线承载标识符对应的无线 承载信息节点也采用顺序和链式方式组织。
以用户设备标识符为索引的哈希表,该哈希表的表项指向用户设备对应的 用户设备信息节点,所述用户设备信息节点至少包括:用户设备标识符,无线 网络临时标识符,以及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类型。
以无线承载标识符为索引的哈希表,该哈希表的表项指向无线承载信息节 点;
无线承载信息节点至少包括:无线承载标识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上 /下行逻辑信道信息节点的指示符,以及上/下行逻辑信道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