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6926.7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9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灿;张帆;宁提纲;刘楚;陆玉春;耿蕊;简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0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模 工作 大模场 面积 光纤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激光器。
背景技术
双包层掺杂稀土离子激光器在工业加工、医疗、高精度测量和精密焊接等方面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受到非线性效应的限制,如受激拉曼散射、受激布里渊散射和自相位调制等。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是通过增大光纤纤芯直径以增大基模模场的有效面积,这样可以降低模式的功率密度,最终达到抑制非线性效应的目的。但是增大纤芯直径会增加光纤的模式数目,使得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光束中除了基模以外还有相当比例的高阶模式,降低了激光器的输出光束质量。
因此,如何确保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工作在单模状态对提高光纤激光器的性能至关重要。目前,解决此问题的主要途径如下:
1.通过合理设计光纤的弯曲半径使得光纤中模式的弯曲损耗增大,其中高阶模的弯曲损耗的增幅大于基模,从而实现高阶模式在光纤激光器中输出比例的减少。
2.通过精确设计光纤折射率和掺杂浓度的分布面型以确保掺杂光纤中的基模具有最大的增益,从而减小其他高阶模式的输出比例。
以上方法一的不足是,光纤必须弯曲到一定的尺寸,这对光纤的机械强度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另外光纤弯曲会导致基模模场分布的变化,这些都会成为导致光纤激光器工作不稳定的因素;方法二的不足是对制作光纤的工艺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大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要求掺杂多模光纤的机械强度比较高、生产工艺高精度控制问题,提供了一种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掺杂多模光纤的一端与高反射端的双色镜紧贴或与光纤光栅相接构成光纤激光器的信号光高反射端;输出端双色镜倾斜45°与掺杂多模光纤的另一端对准;泵浦光从两端耦合进入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微结构光纤的一端与掺杂多模光纤对准并相接,微结构光纤的另一端与双色镜紧贴或与光纤光栅相接;
或微结构光纤的一端与倾斜45°的输出端双色镜对准,微结构光纤的另一端与掺杂多模光纤相接;
所述的微结构光纤基于石英介质,包层由内至外分别是两层空气孔和一层掺氟石英介质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本发明不需要对普通的掺杂多模光纤提出特殊的设计要求,而是在原来的光纤激光器中引入一段微结构光纤,其具有滤除多模光纤中基模以外高阶模式的作用,由此可以设计出全光纤集成的光纤激光器,大大提高了激光器的工作稳定性、有效地抑制光纤中基模以外高阶模式的激光输出,使得光纤激光器具有高质量的输出光束质量和较高的斜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微结构光纤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微结构光纤与高反射端双色镜紧贴的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示意图;
图3为微结构光纤与光纤光栅相接的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示意图;
图4为掺杂光纤一端与微结构光纤相接,另一端与高反射端双色镜紧贴的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示意图;
图5为掺杂光纤一端与微结构光纤相接,另一端与高反射端光纤光栅相接的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示意图。
附图中:石英介质1,空气孔2,掺氟石英介质芯3,掺杂多模光纤4,微结构光纤5,高反射端双色镜6,输出端双色镜7,光纤光栅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一种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输出端双色镜7倾斜45°与掺杂多模光纤4的一端对准;掺杂多模光纤4的另一端与微结构光纤5的一端相接,微结构光纤5的另一端与高反射端双色镜6紧贴,构成一种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泵浦光从该激光器两端耦合进入光纤激光器。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输出端双色镜7倾斜45°与掺杂多模光纤4的一端对准;掺杂多模光纤4的另一端与微结构光纤5的一端相接,微结构光纤5的另外一端与光纤光栅8相接,构成一种单模工作的大模场面积多模光纤激光器;泵浦光从该激光器两端耦合进入光纤激光器。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