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零点Q值增强技术的双二阶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7127.1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7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周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H11/04 | 分类号: | H03H11/04;H03H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零点 增强 技术 双二阶 单元 | ||
1.一种采用零点Q值增强技术的双二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差分输入级,包括两个PMOS晶体管,用于接收差分输入信号;
一内部源极跟随器,包括两个PMOS晶体管,用于接收所述差分输入级的输出 信号;
一电流源,用于提供该双二阶单元的支路电流;
一级间差分电容,包括两个电容,用于确定该双二阶单元的极点特性;
一反相前馈电容元件,包括两个电容,用于抵消非理想因素,提高零点Q值;
一同相前馈电容元件,包括两个电容,用于确定该双二阶单元的复数共轭零点 特性;
所述差分输入级具体包括:
第一PMOS管,该管的栅极接第一输入端,漏极接地电压,源极与衬底相连, 标记为net1;
第二PMOS管,该管的栅极接第二输入端,漏极接地电压,源极与衬底相连, 标记为net2;
所述内部源极跟随器包括:
第三PMOS管,该管的栅极接net2,漏极接net1,源极和衬底接第一输出端;
第四PMOS管,该管的栅极接net1,漏极接net2,源极和衬底接第二输出端;
所述电流源包括:
第一电流源,该电流源的输入端接电源电压,输出端接第一输出端;
第二电流源,该电流源的输入端接电源电压,输出端接第二输出端;
所述级间差分电容包括:
第一电容,一端接net1,另一端接net2,电容值为C1/2;
第二电容,一端接第一输出端,另一端接第二输出端,电容值为C2/2;
所述反相前馈电容元件包括:
第三电容,一端接第一输入端,另一端接net2,电容值为C5;
第四电容,一端接第二输入端,另一端接net1,电容值为C6;
所述同相前馈电容元件包括:
第五电容,一端接第一输入端,另一端接第二输出端,电容值为C3;
第六电容,一端接第二输入端,另一端接第一输出端,电容值为C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二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前馈电容元件 用于抵消该双二阶单元传输函数中非理想项,调节该电容值能够实现零点Q值增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二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相前馈电容元件用 于确定该双二阶单元传输函数中复数共轭零点,能够用于实现零极点型低通滤波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二阶单元,其特征在于,C5=C6;C3=C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71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用户站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步进式衰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