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超导带材临界电流特性测试用的样本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7182.0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6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诸嘉慧;魏斌;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00 | 分类号: | G01R1/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超导 临界 电流 特性 测试 样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第2代高温超导带材临界电流特性的测试装置,特别涉及到YBCO超导带材在不同温度区间,在不同背景磁场及磁场方向下临界电流特性的测量装置中的样本架。
背景技术
1991年日本藤仓公司(Fujikura)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法(IBAD),真空条件下在柔软非织构的金属(一般为镍合金)带上获得了一层高度织构钇稳定的氧化锆(YSZ)膜,接着又用脉冲激光沉积(PLD)工艺,在该基带涂层上外延沉积了钇系氧化物YBCO,宣告第2代高温超导带材的问世。随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LANL)对这些工艺进行了优化,于1995年宣布制成在77K温度下超导临界电流密度达到1MA/cm2的短样,这一结果引起了世界范围的轰动,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家的介入。
较之第1代BSCCO高温超导带材,第2代YBCO高温超导带材具有一系列明显的优势:物理特性上电流密度更高,发生超导的临界温度有进一步提高的潜能;交流损耗低,较容易通过一定形式来限制故障电流;在液氮温区在较高的磁场下具有比第1代高温超导材料更好的载流能力,其超导电性的各向异性比较弱;最重要的是省去了贵金属银,理论成本远低于第一代。
在超导带材的整体性能中,临界电流特性是其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YBCO超导带材的临界电流随温度、背景磁场和磁场方向的变化规律是高温超导应用的重要参量,也是衡量超导带材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
YBCO高温超导带材的Jc-B-θ临界电流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图2则是第1代高温超导带材的临界电流变化特性曲线。从图1和图2的比较可知,YBCO高温超导带材与第1代高温超导带材类似,它们的临界电流既是温度又是背景磁场和背景磁场方向的函数,同时临界电流还随温度和磁场的增加而下降。但YBCO高温超导带材有不同于第1代BSCCO高温超导带材的临界电流特性,它的临界电流值会在磁场方向与其带材表面夹角为40度附近减小到最小值,随后在夹角接近90度时,临界电流又会稍加增大。而对于第1代高温超导带材而言,仅当磁场方向与带材表面夹角为90度时它的临界电流才会减少到 最小值。
传统的测量超导带材临界电流的方法是四引线法,通常两条引线用于给超导带材通入一定直流电流,另外两条引线测量超导带材端电压,以1μV/cm为失超判据来确定该超导线的临界电流。图3为传统四引线法测量临界电流的示意图,图4是四引线法测量中,根据1μV/cm为失超判据确定临界电流的定义方法。
但是,四引线法测量临界电流特性时,并不能够对超导带材的性能做出完整的评测。尤其对于YBCO高温超导带材,由于具有不同于第1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特殊的临界电流特性,其临界电流值不仅随环境温度变化,而且还受背景磁场及背景磁场方向变化的影响。传统的四引线法由于无法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所以并不适用。需要基于四引线法,设计一种新颖的装置,也即YBCO超导带材在不同温度区间,在不同背景磁场及磁场方向下临界电流特性的测量装置中的样本架,综合考虑环境温度、背景磁场和磁场方向变化的具体影响,测量YBCO高温超导带材的临界电流特性,从而获得较全面的YBCO高温超导带材临界电流性能参数,为高温超导磁体优化设计提供前提条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简单、快速、可以计算温度、背景磁场及其磁场方向变化的影响因素,YBCO超导带材在不同温度区间,在不同背景磁场及磁场方向下临界电流特性的测量装置中的样本架,适用于YBCO高温超导带材临界电流特性的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7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机端盖压装调整套在线测力装置
- 下一篇:扭矩传感器及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