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磷酸钙的合成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7220.2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邓旭亮;林元华;夏春杰;马琦;胡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旭亮 |
主分类号: | C01B25/32 | 分类号: | C01B2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钙 合成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尤其是一种β-磷酸钙材料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简称TCP,Ca3(PO4)2。1980年以来,具有生物降解性磷酸钙材料TCP(α-TCP,β-TCP)的研究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其有高温型的α相和低温型的β相两种。TCP的成分与HAP一样,都含有CaO和P2O5。其中,β-TCP应用最广泛。α相的结晶系是单斜晶,晶格常数 密度为2.86g/cm3。β相是六面体, 密度为3.07g/cm3。β-TCP的化学性质近似于羟基磷灰石,对水的溶解性大,在水溶液和体液中的溶解度是HAP(溶解度:1μm/年)的10~15倍,能缓慢被体液吸收,如此,TCP的降解能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更丰富的Ca、P,在体内可通过新陈代谢途径,促进新骨组织生成,并逐步为新骨组织置换。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能与骨直接结合,是一种良好的骨修复材料。
制备TCP粉末的方法有干法。干法即通过固相反应合成,可制得结晶较好的粉末,但晶粒尺寸较大,往往有杂相存在,研磨时不仅费时而且易粘污,因此在生物陶瓷领域较少采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重复性强、产品性能稳定的β-磷酸钙材料的合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β-磷酸钙材料的合成方法,具体为:
1)将设定量的聚苯乙烯微球(PS微球)加入浓硫酸,经过充分的搅拌和超声分散后,再通过离心、洗涤后烘干,得到硫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
2)将硝酸钙溶液和磷酸氢二铵溶液进行配合,使得配合后的溶液中钙、磷摩尔比配比值为1.4~1.6;
3)调节溶液的pH值到8~10,并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和硫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
4)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物质,将该白色物质洗涤、烘干,并在加热炉中煅烧,在700℃~1000℃下保温2~4个小时,随炉冷却得到β-磷酸钙粉末。
进一步,所述步骤1)聚苯乙烯微球的具体硫化过程为:将设定量的聚苯乙烯微球(PS微球),加入浓硫酸,磁力搅拌器上搅拌5~6个小时,经超声分散0.5~1个小时,反复2~3次;并经离心、无水乙醇洗涤后烘干。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采用氨水进行调节PH值。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白色物质的初步处理过程具体为: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洗涤,洗涤后的产物在60℃~80℃下进行7~9个小时的烘干。
本发明通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加入PS微球,合成出带有孔径且纯度较高的β-磷酸钙,PS微球用来做模板,具有工艺简单,重复性强,产品性能稳定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粉末的TG-DTA曲线;
图2为实施例1中粉末的XRD曲线;
图3为实施例1中粉末的SEM曲线;
图4为实施例1中粉末的TEM曲线;
图5为实施例2中粉末的XRD曲线;
图6为实施例2中粉末的TEM曲线;
图7为实施例3中粉末的XRD曲线;
图8为实施例3中粉末的SEM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湿化学法制备TCP粉末过程中,通过添加聚苯乙烯微球(PS 微球)制备出β-TCP的前躯体,并在通过700℃~1000℃等不同温度的煅烧,并通过改变钙磷的摩尔比值为1.4~1.6;来实现合成纯的磷酸钙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旭亮,未经邓旭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7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式沉积物采样器
- 下一篇:一种多元式空气消毒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