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质硬度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7228.9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4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葛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廖立全;王友彭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质 硬度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质硬度混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践上对水系统中因水质硬度造成温升时结垢的问题。 水处理一般采用离子交换的方式进水质软化处理。因各水系统对水质的要求不同,因此 要求水质软化处理的程度也不同。但目前市场上的软化设备及工艺均不能达到根据水系 统的不同水质要求进行相应匹配,只能以优质软化程度一致的软化水去适应不同水系统 的水质要求,这种情况造成对水质软化程度要求不高的水系统,运行成本增加、优质软 化水的强腐蚀性也加速了系统末端设备及管网金属材质的腐蚀,同时也造成氯化物对环 境污染总量的增加。具体实例如下:
1、洗衣机房用水:
洗衣机房用水根据洗涤剂对水质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均需对水质硬度进行软化, 提高洗涤剂的去污效果,防止衣物出现板结现象。一般情况下,硬度要求在70-100mg/l (CaCO3)。但目前所选择的软水设备对原水的软化程度不能根据洗衣的需求进行随机调 节,造成软水软化度超过洗衣机对水质的要求,浪费巨大。同时,软水中氯离子也对洗 衣机不锈钢材质造成腐蚀。
2、洗浴用水:
洗浴用水因水温升高,大量的碳酸钙、碳酸镁结晶析出沉淀,影响锅炉、换热器的 换热效率,将系统末端淋浴喷头堵塞。目前洗浴用水大部分采用软水解决结垢堵塞问题。 但由于软化程度无法调整,造成软水碱度增加,洗浴效果很差,形成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软水在解决水系统的水质结垢问题的同时,加速了系统金属的腐蚀速率,加 大氯化物的排污量,增加了环境污染程度。因此,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能根据水系统末 端设备水质硬度要求进行匹配的处理设备,在能解决水系统结垢问题的同时,延缓系统 金属的腐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水系统对水质硬度要求进行相应匹配的 水质硬度调节设备,即,水质硬度混合器,它即能解决水系统结垢问题,又能延缓系统 金属的腐蚀。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质硬度混合器,包括阀体、阀芯、上封盖、下封 盖、混水管和手轮,所述阀体为四通,所述四通的一端为原水进口,该端与原水进水管 联通,与原水进口相对的一端为混水出口,该端与混水管联通,四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设 有上封盖和下封盖,上封盖和下封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四通上,所述阀体上还连接有软水 器给水管和软水器回水管,阀体内设有阀芯套管,阀芯设在阀芯套管内,阀芯转轴的一 端穿过上封盖与手轮连接,所述阀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软水 器回水管和混水管提供联通的通道,第二部分为原水进水管和软水器给水管、混水管提 供联通通道。
所述阀芯第一部分的开槽角度180°,开槽断面面积为软水回水管道断面面积的0.5— 1.5倍。
所述阀芯第二部分的开槽角度180°,开槽断面面积为软水回水管道断面面积的0.5— 1.5倍。
所述混水管内设有螺旋状的混合桨叶。
所述原水进水管、混水管、软水器给水管、软水器回水管的各管道管口采用法兰或 丝扣形式。
所述阀芯调节范围为60度。
本发明的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水质硬度混合器集成进水、出水、软水器供水、软 水器回水管道于一体,占地面积小,连接管路简单。本发明应用了机械、流体力学等技 术,通过比例调节,将水质硬度控制在应用系统末端用水设备需要的范围内,它即能解 决水系统结垢问题,又能延缓系统金属的腐蚀,在提高应用系统的运行性能的同时,有 效地降低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质硬度混合器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质硬度混合器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水质硬度混合器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视图。
图5为图3的B-B向视图。
图6为本发明工作时软水100%开启状态的阀芯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工作时软水50%硬水50%状态的阀芯位置示意图。
图8本发明关闭状态的阀芯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7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