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V光场中利用光活性聚合物微球制备非对称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7366.7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万泰;刘莲英;任明伟;杨晓芳;裴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8/00 | 分类号: | C08F8/00;C08F2/48;C08F29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萍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v 光场中 利用 活性 聚合物 制备 对称 方法 | ||
1.一种UV光场中利用光活性聚合物微球制备非对称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表面含有光活性基团的各向同性聚合物微球单层排列、固定在气/固界面上;
所述的各向同性聚合物微球是交联的或者非交联的聚苯乙烯类、聚丙烯酸酯类、聚丙烯酰胺类、聚丙烯酸类微球;
所述的各向同性聚合物微球粒径为0.25μm~100μm,其单分散性以表征粒径分布的指数-变异系数CV表示,其值小于5%;
其中所述的气/固界面为空气与固体基材表面的界面,固体基材是石英玻璃或聚酯薄膜、或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或聚乙烯薄膜;基材表面涂覆一层聚合物或大分子薄膜,薄膜涂层厚度为1~4μm;固体基材表面涂覆聚合物或大分子薄膜后,在其上排列聚合物微球,将基材加热至30~70℃将微球固定;
(2)采用液相UV光照反应或者气相UV光照反应对上述各向同性聚合物微球进行表面选择性改性,制备非对称聚合物微球;
步骤(2)具体为如下两种方案之一:
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的反应液滴加到气-固界面排列的聚合物微球表面,然后进行液相光照反应,光照时间为10~40min,光强为30~100W/m2,温度为室温;反应液是油溶性或水溶性乙烯类单体的有机溶液或水溶液,或者反应液是大分子或聚合物的有机溶液或水溶液;所述的聚合物微球表面含UV光照下发生反应的基团是叔丁基基团时,无需加入反应液,经UV光照射即制得非对称球;所述的聚合物微球表面含一种光引发剂助剂基团时,所用反应液是油溶性或水溶性乙烯类单体的有机溶液或水溶液,其中包含一种夺氢型光引发剂;
将排列在气-固界面上的聚合物微球置于反应物气氛中进行气相光照反应,温度为30~70℃,光照时间为10~40min,光强为30~100W/m2;其中所用聚合物微球表面含一种夺氢型光引发剂基团、或一种断裂型光引发基团、或一种光引发转移终止剂基团时,反应物气氛为易于气化的烯类单体的气氛;当其中所用聚合物微球表面含一种光引发剂助剂基团时,反应物气氛为易于气化的烯类单体及一种夺氢型光引发剂的气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微球表面所含的光活性基团是一种夺氢型光引发剂基团,或者夺氢型光引发剂助剂基团,或者一种断裂型光引发基团,或者一种光引发转移终止剂基团,或者叔丁基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73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