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型升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7506.0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1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郑琼林;贺明智;张立伟;杨中平;郝瑞祥;孙湖;游小杰;林飞;黄先进;王琛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压 变换器 拓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压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单电感的DC-DC型升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DC-DC升压电路中,当升压倍数比较高时,常采用变压器结构的变换器,或多级升压的结构。由于升压倍数较高,控制精度难以得到保证,同时系统串联结构导致了系统可靠性低及稳定性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升压倍数较高时的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采用多个输出电容串联,并对各个输出级联电容分别进行升压控制的拓扑结构,实现高性能的升压变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型升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通过k个开关器件串联构成L型变换器的横轴;通过k个电容串联构成L型变换器的纵轴;横轴最左端的开关通过电感与直流输入电源的高电位端相连,直流输入电源的低电位端与横轴各个节点由开关支路相连;横轴相邻两个可控开关间的节点和纵轴上相邻两个电容间的节点,由单向开关支路连接;通过扩展L型结构的横、纵轴以及单向整流支路、单向可控开关支路,能拓展变换器,k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传统的DC-DC升压变换器相比较,本发明所公开的L型升压变换器采用单电感的结构,对各个串联输出侧的电容进行独立充电,在较高升压倍数的情况下,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同时,也克服了多级串联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不足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L型升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图。
图2(a)为可控开关的MOSFET等效示例图。
图2(b)为可控开关的IGBT等效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L型升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图。通过可控开关S11、S21……Sk1共k个器件串联构成L型变换器的横轴;通过电容C1、C2……Ck共k个电容串联构成L型变换器的纵轴;开关Sk1的一端经电感LA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源的负极与横轴各个节点之间均有由可控开关S13、S23……Sk3构成的支路;电容Ci与C(i+1)(i=1,2……k-1,下同)之间的节点和横轴上开关Si1与S(i+1)1的节点之间是由可控开关S12、S22……Sk2构成的支路,电容Ck的一端通过二极管与Sk1和电感LA的节点相连,且二极管的阴极端接电容Ck;k为正整数,且k≥1;通过扩展L型结构的横、纵轴以及开关支路,可以拓展变换器。负载RL表示系统的负载,有多种构成形式及性质。
可控开关Sk1、Sk2、Sk3、电容Ck构成L型升压变换器的扩展单元组,按上述的连接方式扩展电路时,将增加变换器的级数。
纵轴上的电容C1、C2……Ck是输出电容,电容支路采用串联式同时放电方式,独立分时充电方式。放电状态与传统的升压变换器一样,在此不做赘述,以下对各个电源的分时充电进行简述描述。
各个电容的充电过程可分为电感储能的阶段、电感向电容进行能量转移的阶段,以图1中所示的电容Cn(n=1,2……k)为例,其储能及能量转移过程中,开关Sj1(j<n)处于断开状态,开关Sj1(j>n)、S(n-1)2、Sn3处于开通状态,通过Sn1的开关状态切换进行工作,详细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7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电源电路
- 下一篇:碱性电池用"碳素锌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