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超临界钢的正火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8023.2 | 申请日: | 200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1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强;罗兴宏;肖纳敏;李殿中;李依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1/28 | 分类号: | C21D1/2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正火 热处理 工艺 | ||
1.一种超超临界钢的正火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首先对超超临界钢进行较高温度短时间的奥氏体化处理,其次把处在较高温度奥氏体化的超超临界钢快速冷却至较低温度继续进一步奥氏体化,最后在较低温度充分奥氏体化之后,把超超临界钢冷却至室温;其具体步骤如下:
1)加热:在保证超超临界钢不开裂的前提下,以不小于1℃/min的加热速率加热至Ac3+100~150℃,以增加形核,细化晶粒;
2)保温:经Ac3+100~150℃保温0.4~2min/mm后,以不小于5℃/min的冷却速率冷却至Ac3+10~60℃保温2~4min/mm;
3)冷却至室温;
所述超超临界钢的成分质量分数%为:C 0.11;Si 0.25;Mn 0.45;P0.01;S0.007;Cr 10.20;Mo 1.03;W 1.02;V 0.25;Nb 0.068;N 0.043;Ni 0.74;Al0.01;Fe余量;
所述超超临界钢成分的Ac3为9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超临界钢的正火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冷却至室温,冷却速度保证不小于1.5℃/min,以充分地完成马氏体转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80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钢片类零件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同种类金属之间的连接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