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表面改性用新型光热转换涂料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8064.1 | 申请日: | 200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学民;高尚;李牧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68 | 分类号: | C21D1/68;C21D1/70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表面 改性 新型 光热 转换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材料表面改性,尤其涉及一种激光表面改性用新型光热转换涂料。
背景技术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然而由于导电性良好的金属表面对CO2激光反射率高达90%以上,阻碍了激光作为高能密度热源在热处理中的应用。为了提高金属表面光热吸收率,可在激光热处理前对金属表面进行热处理,获得一个光热转换层,以增强材料对红外激光的吸收。
目前主要采用的工艺:(1)磷化法工艺,(2)黑漆(86-1型黑漆),(3)石墨加氧化物,(4)SiO2型涂料和(5)Nextel101涂料,胶体涂料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光热转换层的不足,如涂层经激光处理后在工件表面晶间出现微裂纹,工件表面粗糙度增加,释放有害气体等缺点。开发一种既能增强基体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使其达到95%以上,又能同步完成表面合金化的的光热转换新涂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涂料由1000-1500目的混合粉体和溶剂按1∶4-1∶8质量比组成,其中混合粉体由作为骨料的膨润土(其主要成分为蒙脱石Al2O3·4SiO2·3H2O)及作为添加剂的磷酸锌、二氧化锰和硼砂组成,各组份的重量比为:
膨润土 70-80%
磷酸锌 5-10%
二氧化锰 3-10%
硼砂 2-10%
溶剂由乙醇、去离子水和联接剂聚乙烯醇组成,各组份的体积比为:
乙醇 25-45%
去离子水 50-65%
聚乙烯醇 5-10%
淬火前涂覆于待处理工件表面。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了水基/醇基涂料中粉体的悬浮性、均匀性难题。
本发明悬浮时间达到16-20小时,满足实际处理工件工艺要求;其均匀性良好,在工件表面涂覆后成膜紧密均匀。
2、本发明专利采用的骨料膨润土(其主要成分为蒙脱石Al2O3·4SiO2·3H2O)为一种医用药材,对人体无害,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
3、对激光的吸收率较高。
涂层对激光的吸收率经实验检测能达到95%,这比碳黑涂层吸收率68.8%高20多个百分点。
4降低了工艺成本。
同磷化法,胶体涂层,石墨加氧化物涂层比较,本发明在达到工艺要求的同时其费用仅约为上述工艺成本的1/6或1/7。
5.较好的解决了涂料涂敷时的流变性和粘滞性难题。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比较,本发明能够较好的在工件上成膜,在工件上有一定的附着力,成膜后粉体内部有一定的内聚力。
6.溶剂配方利于涂敷和成膜,成膜质量高,干燥快。
实际工艺要求涂料在涂刷后3-5分钟内能完全干透,本发明专利满足工艺要求,经激光处理后易于表面清除多余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我们采用膨润土(80wt%)为骨料,添加剂磷酸锌(10wt%),二氧化锰(6wt%),硼砂(4wt%)组成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研磨至1200目,与溶剂(按体积分数比:乙醇35%,去离子水55%,联接剂聚乙烯醇10%)按质量比1∶4混合均匀。涂敷于工件(2Cr13材质,尺寸为20mm*30mm*10mm)表面。涂敷厚度50-75μm,淬火激光工艺参数为:功率2800W,扫描速度8mm/s,功率密度0.495*104J/cm2,淬火处理后样块显微硬度由585HK变为1085.8HK,淬硬深度达到0.7mm,DMH-2LS型显微硬度计,载荷25g,加载时间1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8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顶枪观测真空槽的技术
- 下一篇:前收式减摇鳍锁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