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短时期独立生存能力的避险楼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8500.5 | 申请日: | 200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良 |
主分类号: | E04H9/00 | 分类号: | E04H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韩辉 |
地址: | 11000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短时期 独立 生存 能力 避险 楼宇 | ||
1.一种具有短时期独立生存能力的避险楼宇,包括有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体的建筑外立面上设置有外悬挑间即猫耳洞,该外悬挑间设有朝向室内或楼体的开口或活门,外悬挑间的立面为钢筋混凝土或砖或除房间采光窗以外的结构,该外悬挑间的底板为钢筋混凝土或钢构件结构,所述外悬挑间设置在建筑外立面南面的窗口之下或南立面的墙上,或设置在建筑外立面北面的窗口之下或北立面的墙上,或设置在建筑外立面东、西面的窗口之下或东、西立面的墙上或建筑的阳台、露台外立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短时期独立生存能力的避险楼宇,其特征在于该避险楼宇还包括有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一体化结构,其中的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楼体外墙体朝阳面除阳台或密封阳台立面外的窗口的下方或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楼体外墙体朝阳面窗口下方外凸的外悬挑间顶部的坡面上,即猫耳洞坡顶上,太阳能集热器的底端顶靠在外悬挑间顶部坡面的坡底挡台上,即猫耳洞坡顶的下沿挡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短时期独立生存能力的避险楼宇,其特征在于该避险楼宇还包括有应急储水循环系统,该应急储水循环系统包括有地下埋设的储水容器或屋顶设置的储水容器或地下埋设的储水容器和屋顶设置的储水容器,该储水容器的高位处设有带传感器的进水管,储水容器的低位处设有出水管及传感器控制阀门,储水容器的顶部设有人孔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避险楼宇,其特征在于该避险楼宇还包括有自发电装置,该自发电装置由设置在楼体屋顶上的风力发电装置或设置在各楼层分户室内的健身器具发电装置或由设置在楼体屋顶上的风力发电装置和设置在各楼层分户室内的健身器具发电装置组成,其中
设置在楼体屋顶上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有发电机、叶轮叶片、支架及旋转盘、导线、立柱,其中立柱设置在屋顶上,立柱上部设有发电机,该发电机的转动轴垂直向上并套有叶轮叶片,发电机通过并网逆变器、导线与用电负载和并网连接;
设置在各楼层分户室内的健身器具发电装置包括有健身器具的动力轴、发电机、并网逆变器、用电负载,其中户内的健身器具上设有发电机,该发电机的转动轮与健身器具的动力输出轮对接,发电机通过并网逆变器、导线与用电负载和并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短时期独立生存能力的避险楼宇,其特征在于该避险楼宇还包括有户用生态舱,该户用生态舱设置在外悬挑间即猫耳洞内,其中外悬挑间内设有新风、恒温、恒湿装置,外悬挑间的底板或立面上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恒温、恒湿装置通过管道与新风进风口和室内风口相连接,或新风进风口与外悬挑间顶部坡面上设置的太阳能进风加热口配合作为调温新风进风口,新风、恒温、恒湿装置通过管道与调温新风进风口和室内风口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短时期独立生存能力的避险楼宇,其特征在于该避险楼宇还包括有逃生应急仓,该逃生应急仓设置在外悬挑间即猫耳洞内,其中外悬挑间内的顶棚上设有应急钩,应急钩上系有逃生器,外悬挑间内还设有应急避险器具,所述外悬挑间的侧壁上还设有逃生外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短时期独立生存能力的避险楼宇,其特征在于该避险楼宇还包括有利用自来水或循环水干线管网水获取水温的装置,包括有自来水或循环水干线管路、支线管路、制热制冷系统和楼层采暖制冷装置,其中
所述的自来水或循环水干线管路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取水口并与支线管路的入口相通;
所述的自来水或循环水干线管路的另一端内侧壁上设有构成自来水或循环水干线管路喉部的凸起,该凸起处设有回水口并与支线管路的出口相通;
所述的制热制冷系统中包括有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与自来水或循环水干线管路相接的外循环管路和与建筑物自来水或循环水内网相接的内循环管路;
所述的支线管路入口通过带阀门的连接管路分别与制热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冷凝器的外循环管路入口端相通;
所述的制热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冷凝器的外循环管路出口端分别通过带阀门的连接管路与支线管路出口相通;
所述的建筑物自来水或循环水内网的循环水管通过带阀门的连接管路分别与制热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冷凝器的内循环管路入口端相通;
所述的制热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冷凝器的内循环管路出口端分别通过带阀门的连接管路与楼层采暖制冷装置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良,未经杨建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85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钻塞固井方法及工具
- 下一篇:一种调光玻璃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