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9178.8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9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董富山;董景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富山 |
主分类号: | F03B17/02 | 分类号: | F03B17/02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李壮男 |
地址: | 113007 辽宁省抚***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装置 | ||
1.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竖井(1),竖井(1)内充满液体(2),竖井(1)上面有水平放置的传动轴(4),在竖井(1)底部有与传动轴(4)对应的下传动轴(10),在传动轴(4)与下传动轴(10)上有上、下对应的链轮,上、下链轮上绕有链条,链条上连接有高压气囊(17),高压气囊(17)下面有坠铊(19);在井壁(3)上有为高压气囊(17)充、排气的充气装置(20)和排气装置(21);传动轴(4)经增速器(6)连接发电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竖井(1)的水平面为长方形,在竖井(1)中安装多个发电装置,构成发电机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在传动轴(4)两侧有上辅助轴(8)和上辅助轴(9),在下传动轴(10)两侧有下辅助轴(11)和下辅助轴(12),在传动轴(4)和下传动轴(10)上分别有两组链轮,一组链轮与上辅助轴(8)、下辅助轴(11)上的链轮相对应,另一组链轮与上辅助轴(9)、下辅助轴(12)上的链轮相对应,链条(13)绕传动轴(4)、下传动轴(10)、下辅助轴(11)、上辅助轴(8)运转,链条(14)绕传动轴(4)、上辅助轴(9)、下辅助轴(12)、下传动轴(10)运转;传动轴(4)和下传动轴(10)上的链轮均为同向运动的飞轮(15),辅助轴(8)、(9)、(11)、(12)上的链轮均为固定链轮(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高压气囊(17)内设有金属骨架(18),金属骨架(18)连接链条(13)、(14)与坠铊(19),金属骨架(18)在气囊收缩后为椭圆饼状,高压气囊(17)充满气后所排空水的质量为水下坠铊(19)与高压气囊(17)总质量的两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坠铊(19)上有充、排气口,充、排气口通过坠铊(19)内的管道与高压气囊(17)连通;充气装置(20)与排气装置(21)是水下自动对接的装置,充、排气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地面上的气缸(22)和压缩机(2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在竖井(1)上部的排气装置(21)下面有翻板(24),翻板(24)一侧铰接在井壁(3)上,另一侧通过锁链(25)连接于竖井(1)的上面;在竖井(1)两边设有一对电动葫芦(26),锁链(25)通过设在竖井壁(3)上的导向轮(27)连接在电动葫芦(2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在竖井(1)底部对应坠铊(19)的位置有缓冲器(28),缓冲器(28)包括缓冲器座(29),缓冲器座(29)下方为弹簧(30)及液压等缓冲装置,下面通过支座(31)固定在井底,缓冲器座(29)外围为不导磁不锈钢材料,缓冲器座(29)内壁部分为导磁不锈钢材质,缓冲器座(29)内层装有永磁铁(32),永磁铁(32)按N、S极交替对应布置;缓冲器座(29)底部装有电磁线圈(33),永磁铁(32)与电磁线圈(33)之间设有隔磁层,与缓冲器座(29)外围设有隔磁层,缓冲器座(29)与支座(31)间用锁链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坠铊(19)外壳为不锈钢材质,内部填充有重金属,坠铊(19)的下部与缓冲器(28)接触位置为导磁不锈钢材质,对应缓冲器中永磁铁(32)位置按极性相反在坠铊(19)内布置永磁铁(34),坠铊(19)上按对称位置装有叶轮(35),每个叶轮(35)通过轴连动坠铊(19)内各自永磁发电机(36),发电机(36)发出电经整流充入坠铊内的蓄电池(37),再由蓄电池(37)向红外线传感器接收、发射装置供电,坠铊(19)上对称设有进气、排气接口,接口管道处装有防磁电动阀(48)和逆止阀;接口为导磁不锈钢材质、圆形喇叭口状,导磁不锈钢后装有电磁线圈(40),磁性通过线圈匝数向管道口由弱到强布置,磁极按N、S极交替对应布置,接口处装有多道水封(47),除坠铊(19)的接口和下部以外,坠铊(19)的其它壳体均为不导磁不锈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富山,未经董富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91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