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流控芯片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检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9857.5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林炳承;孔静;杜昱光;姜雷;秦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557;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流控 芯片 sub 肾上腺素 受体 激动剂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与物理科学,具体涉及芯片免疫分析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药物,主要用于防治人、兽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痉挛。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体育比赛中可用于增强运动员、动物(如马)肌肉,提高运动成绩,国际奥委会将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列为禁用药物。80年代,国内外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营养再分配作用,可以明显提高瘦肉率。人体食用了含有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食品会有许多不良反应。对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检测在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体育运动和食品安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检测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方法和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色谱技术、酶免疫分析技术、金标免疫检测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残留检测从综合考虑,多孔板的酶联免疫分析法(属于酶免疫分析技术)是目前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最佳方法,但孔板上的孵育时间及免疫反应所需时间较长,不能自动化的完成操作。色谱法虽然是最终确认分析方法,但具有操作烦琐且费用高,仪器昂贵等缺点。金标免疫检测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局限于单次单份测定,目前无法实现高通量。
人们渴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基于微流控芯片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检测系统以及基于此系统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检测系统。
对比现有技术而言,微流控芯片具有高通量,自动化,集成化,耗时少,快速,高效等优点,因此我们将微流控芯片与酶联免疫方法相结合来实现对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快速检测。
本发明基于微流控芯片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检测系统,所述系统为使用激光检测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系统以微流控芯片1为核心,所述微流控芯片1由三层结构依次复合构成:上层的流体通路层101、中间的弹性薄膜层102、下层的气动控制层103;这三部分相互之间的具体关系如下:流体通路层101和气动控制层103通过其各自与弹性薄膜层102之间的表面张力紧密相连。
本发明的所述检测系统中包含有2~100组检测单元201,检测单元201具体包含有如下组成部分:微阀单元202,分析通道203,样品液池204;
所述每个检测单元201上还连接有供给至少一个检测单元201使用的缓冲液池205和废液池206。
本发明所述检测系统优选通过设置在微流控芯片1上的微阀单元202实现进样:所述微阀单元202具体是3个或3个以上为一组使用,其通过程序控制运行;所述微阀单元202的构成如下:弹性薄膜层102、设置在流体通路层101上的坝结构207、设置在弹性薄膜层102另一侧的气动控制层103上与坝结构207处于对应位置处的气体空腔208。
所述检测系统中的微阀单元202是常闭阀,其在外来的低气压的作用下阀开启,高气压作用下又关闭。
本发明所述检测系统具体包含有以下组成部分:微流控芯片1、物镜2、分光镜3、聚焦透镜4、针孔5、发射光滤光片6、光电倍增管7、信号采集器8、激发光滤光片9激光器10;其中:按照距离微流控芯片1由近及远的顺序,基本按照直线依次布置着物镜2、分光镜3、聚焦透镜4、针孔5、发射光滤光片6、光电倍增管7;信号采集器8连接着光电倍增管7,分光镜3的一侧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布置着激发光滤光片9、激光器10。
所述检测系统中,在检测过程中,激光器10的有效工作波长要求是470~650nm;在满足此要求的激光器10的激光激发条件下检测,待检测物发出560~620nm的荧光。
为了便于操作,所述检测系统中,每个检测单元201结构相同或成镜像对称,各检测单元201的分析通道203在检测区域集中排列;
所述分析通道203和/或气动控制层103中的气路通道209的宽度和深度在10~300微米的范围内。
在所述具有三层结构的微流控芯片中,所述的气动控制层103中布置有气路通道209,每个气路通道209控制着2~100组串联布置的气体空腔208,所述气体空腔208对应着与之相应的微阀单元2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9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