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12/14烷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0035.9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0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宇;沈洪波;李程;杜彦革;刁望君;朱红军;郝章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1/26 | 分类号: | C07D301/26;C07D303/23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淑梅 |
地址: | 116610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ub 12 14 烷基 缩水 甘油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烷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目前工业上大都采用脂肪醇(伯醇)为原料,在路 易斯酸(如BF3·Et2O、AlCl3、SnCl4、ZnCl2等)催化下,与环氧氯丙烷加成开 环得到氯醇醚结构的中间物,再与碱反应(一般用NaOH),闭环脱去氯化氢,得 到产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众所周知,在常温没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脂肪醇的羟基很难与环氧基 发生反应,即使在较高温度下(大于170℃)反应也很慢。在路易斯酸(如BF3·Et2O) 催化剂存在下,环氧基的反应活性大大增强,在50℃下就可顺利地与脂肪醇的 羟基反应,生成氯醇醚结构的中间体。虽然中间产物氯醇醚中的仲羟基的反应 活性比原料脂肪醇中伯羟基的反应活性低,但仍会竞争性参与环氧基的开环加 成反应,生成不希望的链增长副产物。当采用等当量的脂肪醇与环氧化合物反 应时,由于链增长副产物的生成,导致有大量的原料脂肪醇残留在产物中,即使 采用过量的环氧化物参与反应,仍不能完全消除原料脂肪醇的残留,而产物的 环氧值却被进一步被降低。
虽然可采用蒸馏的方法从中间产物中脱除并回收原料脂肪醇,但当脂肪醇 的沸点大于200℃时如(C12/14脂肪醇),这种分离回收的方法变得困难。
虽然可以采用将环氧化合物(一般的为环氧氯丙烷)缓慢滴入到反应体系 的方法来提高伯羟基的反应选择性,也可以采用加入惰性溶剂来提高伯羟基的 反应选择性(热固性树脂,第19卷第6期,2004年11月,第18~19页),但都不 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以脂肪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烷基缩水甘油醚技术存在 的产物环氧值较低,残留原料脂肪醇较多的问题。本发明人采用将不同的催化 剂复合使用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以脂肪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烷基缩水甘油醚的步骤包括:
(1)采用脂肪醇为原料,在路易斯酸催化剂催化下,与环氧氯丙烷加成开 环得到氯醇醚结构的中间物;
(2)氯醇醚结构的中间物再与碱反应(一般用NaOH),闭环脱去氯化氢, 得到产物。
本发明人采用了如下方法:
在第(1)步的脂肪醇与环氧基开环加成的反应中,先采用路易斯酸催化剂 AlCl3、SnCl4、ZnCl2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作为催化剂A,同时采用将环氧化合物 (如:环氧氯丙烷)缓慢滴加到反应体系中的方法,来提高环氧基对伯羟基的反应 选择性;之后再加入一种路易斯酸催化剂B(例如:BF3·Et2O),使反应进一步 进行,并使加入环氧化合物反应完全,减少原料环氧氯丙烷在产品中的残留, 减少原料的损失。
反应的具体过程为:
(1)在反应器内加入脂肪醇和催化剂A,催化剂A的加入量为脂肪醇质量 的0.05%~5%。升高反应物料的温度到40℃~80℃,并维持这一反应温度,滴加 环氧化合物,滴加时间1~4小时。滴加完成之后,维持这一反应温度继续反应1~ 7小时;之后,再加入一种路易斯酸催化剂B,B的加入量为脂肪醇质量的0.05 %~1.5%。反应温度30~100℃,反应时间1~4小时。
所述的路易斯酸催化剂A为AlCl3、SnCl4、ZnCl2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 物。
所述的路易斯酸催化剂B为BF3·Et2O。
所述的环氧化合物与脂肪醇的摩尔比优选为0.9~1.4∶1。
(2)氯醇醚结构的中间物与碱反应,闭环脱去氯化氢,得到产物。所述 的碱优选为NaOH。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0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台历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电子地图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