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型DNA保存制品及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30040.X 申请日: 2008-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1440364A 公开(公告)日: 2009-05-27
发明(设计)人: 张开立;孔庆友;李嘉芝;姜美曦;宁静;赵玉龙;朱敬伟;孙萍;雷钧;朱胜男;刘佳;孙嫒;王茜;李宏;马景昕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10 分类号: C12N15/10
代理公司: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闪红霞
地址: 116044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环保 dna 保存 制品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DNA保存方法,尤其是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无 能耗保存、保存期长的环保型DNA保存制品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染色体的重要组 成成分,也是基因的化学本质,是公认的遗传基本物质。DNA是遗传信息 的载体,其四种构成碱基A、G、C、T的排列顺序决定了生命的各种特征。 长期以来DNA作为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一直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 挥重要作用。比如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广泛使用的基因组测序技术、比较 基因组杂交、southern杂交、SNP基因分型以及法医学亲子鉴定等等许多 实验都是以DNA作为研究模板。DNA不仅具有遗传信息载体的重要功能, 而且还具有极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因此,DNA分子本身就具备档案一样的特性, 即具有具有信息属性、长期稳定性、个体特异性和可以备查的属性。

世界上最早开始实施大规模DNA保存的是总部位于冰岛的deCODE 公司,全部DNA样本和具体的疾病的数据来自于将近1/3的冰岛成年人和 90%以上的冰岛老年人。利用其建立的基因数据库,该公司已经找到了20 种常见病的致病基因。

2001年爱沙尼亚政府开始筹划规模宏大的基因保存项目,计划将收集 100万人口(约3/4国内人口)的DNA。

霍华德大学基因组研究中心从2003年开始在5年内保存25000份美国 黑人DNA,用来分析美国黑人高发疾病的病因,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黑人 基因保存库。

由英国政府资助的UKBiobank于2006年开始一个基因保存和研究的 项目,对50万年龄分布于40~69岁自愿者的基因进行保存和研究,并记 录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以后的20~30年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癌症、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Alzheimerps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从中找到预防、诊 断和治疗的新方法。

在中国台湾地区博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早在1999年就已经捕捉到了 DNA保存的商机,而我国国内的基因保存主要分布在极小规模的特殊领 域。

目前,常规的DNA保存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短期保存(两年之内)

此方法是目前实验室常用方法,通常是将提取出来的DNA用无菌水或 者TE缓冲液溶解,然后于-20至-80℃保存备用。

优点是即取即用,使用方便;TE中的DNA保护剂(EDTA)可以抵 抗核酸酶对DNA的降解。缺点是需使用深冻冰箱,耗能大;若反复冻融则 容易发生降解;TE缓冲液对下游反应(PCR、酶切等)的影响比较大。

2.中期保存(10年~20年)

一般是将提取好的DNA直接保存到无水乙醇中,-80℃保存,需要用 的时候,离心弃去乙醇,加水或TE溶解即可使用。虽然保存期限相对延 长,但同样存在着低温保存都消耗大量能源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部分 DNA降解的问题。

3.长期保存(20年以上)

将提取好的DNA通过真空冷冻抽干制成干粉,然后-80℃或者液氮保 存。主要优点是保存时间长,但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部分DNA降解的问题 依然存在,而且如果要制成干粉则需要大量的DNA,取材困难。

4.最近有学者提出以DNA纳米分子包覆技术对DNA进行长达100 年以上的保存,但是这种高科技术难以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作简 单、成本低廉、无能耗保存、保存期长的环保型DNA保存制品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环保型DNA保存制品,其特征在于: DNA夹心于含有DNA保护剂的硬质脲醛聚合树脂中。

所述含有DNA保护剂的硬质脲醛聚合树脂的组分及体积配比是:脲醛 单体10~20、冰乙酸1~2、浓度为0.4~0.6M的EDTA 0.003~0.005。

一种环保型DNA保存制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a.提取DNA;

b.制脲醛单体;

c.合成含有DNA保护剂的脲醛聚合树脂液体;

d.将所合成的含有DNA保护剂的脲醛聚合树脂液体浇入模具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未经大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0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