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0106.5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8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银亮;梁景鸿;康守权;李智刚;张艾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34 | 分类号: | B63C11/34;B63C11/52;B63G8/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机器人 脱钩 | ||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3)、卡 套(4)及吊钩(5),吊杆(3)的一端与岸基起吊设备相连,另一端 连接有吊钩(5);吊钩(5)容置于吊杆(3)内,一端与吊杆(3) 的一侧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由吊杆(3)另一侧穿出;吊杆(3) 外套接有带拉绳(2)的卡套(4),与吊杆(3)构成滑动副,卡套(4) 抵接于吊钩(5)的自由端;吊钩(5)上套有与水下机器人相连的回 头绳;所述吊杆(3)顶部开有第一通孔(7),钢丝绳(1)由第一通 孔(7)穿过、与岸基起吊设备相连;吊杆(3)底部的一侧开有第一 凹槽(12),相对应的另一侧开有第二凹槽(13),吊杆(3)底部另 一侧被第二凹槽(13)分开的两部分上均设有第二通孔(8);所述吊 钩(5)可绕轴(6)在第一、二凹槽(12、13)内沿吊杆(3)径向 转动;所述吊钩(5)水平部上设有第三通孔(9),水平部插设在第 二凹槽(13)内,通过轴(6)与吊杆(3)铰接;吊钩(5)的垂直 部为自由端、设有凸台(10),垂直部插设在第一凹槽(12)内,凸 台(10)由第一凹槽(12)穿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吊杆(3)为圆柱体。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二通孔(8)与第二凹槽(13)相垂直。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二凹槽(12、13)均通过吊杆(3)的轴线,第一凹槽(12) 位于第二凹槽(13)的侧上方。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吊钩(5)为“L”形。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卡套(4)为空腔柱体,其外表面设有“C”形环(11),“C”形环 (11)上固接有拉绳(2);卡套(4)套接在吊杆(3)外,通过凸台 (10)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01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结构
- 下一篇:晶体管型保护器件和半导体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