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棒打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0627.0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政;任文静;申洪钢;宋忠良;付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郑州祥和集团电气设备有限公司;郑州祥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8 | 分类号: | B24B5/3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理君 |
地址: | 4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棒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用绝缘子,具体地说是绝缘子芯棒表面处理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磨芯棒的设备构造一般为:自制一个工作台架,用一台电动机带带动一变速箱(1/5速率)连接一个卡盘,在其侧面(也就是操作人员的前方)焊一个两米长、高1.2米的支撑托架,再配一个活动的支撑架(用来保障芯棒的水平)。打磨芯棒的工具是用与芯棒直径相对应的钢管沿轴心劈开,水平方向上下焊上把手,沿轴向的另一端焊上转动合页。工人在进行打磨时,首先将裁剪好的砂布上下放入打磨工具的内圆中,夹紧芯棒,开启电机,用力将手柄压紧,沿支撑托架从卡盘向另一端行进,完成打磨芯棒的工作。这样自制的打磨芯棒装置,虽说其结构简单且造价低廉,但却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劳动环境也极为恶劣,这是因为,使用这样的设备工作时,至少需两人(一人工作,一人监视)协作进行,质量由于人为因素很难严格保证,工况又在转速较大(500r/min)的芯棒上,人员基本上处于在无任何安全措施的环境下工作,一旦劳累或稍一疏忽都会出现意外;且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材料构成芯棒粉尘会给长期工作的员工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防护措施也仅仅只是带口罩,工作车间内的环境卫生也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芯棒打磨机,该芯棒打磨机全封闭、自动化作业,不仅极大的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极大程度的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芯棒的打磨质量也得到提高。
为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工人身体健康,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芯棒打磨机,包括有送棒平台、磨棒平台,送棒平台上设有上下水平设置的两送棒从动轮及送棒主动轮,送棒主动轮与送棒电机带连接,送棒主动轮表面具有旋转螺纹,两送棒从动轮与送棒主动轮的构成的送棒横截面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磨棒平台上设有上下水平设置的两磨棒从动轮及磨棒主动轮,磨棒主动轮与送棒电机带连接,磨棒从动轮与磨棒主动轮为辊式砂轮,两磨棒从动轮和磨棒主动轮构成的磨棒横截面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送棒横截面与磨棒横截面平行且截面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为达到精度和尺寸可调,送棒主动轮设置在送棒滑动台上,送棒滑动台底部通过送棒导轨与送棒平台连接,送棒滑动台一侧连接有送棒丝杠,丝杠的旋进与退出带动送棒主动轮接近和远离送棒从动轮;磨棒主动轮设置在磨棒滑动台上,磨棒滑动台底部通过磨棒导轨与磨棒平台连接,磨棒滑动台一侧连接有磨棒丝杠,丝杠的旋进与退出带动磨棒主动轮接近和远离磨棒从动轮。
送棒主动轮表面上有人型纹路,且压接氯丁橡胶并加工有正扣螺纹,这是因为芯棒是圆形而且表面光滑,如果送棒的主、从动轮的表面加工成光滑的不利于芯棒的输送,可能只会在原地旋转而不会前行,加工成有正扣螺纹的表面,在主动轮的挤压(适度)转动下芯棒借用其压力和转动会沿主动轮的转动正方向进行前行移动,从而较好地完成自动送棒的过程。
为达到环境清洁,且工人的劳动环境良好,送棒平台、磨棒平台、设置在机架上,机架外侧设有外罩,外罩上设有送棒口和出棒口,外罩中部具有隔板,隔板上设有传棒口,送棒口的中心、送棒横截面中心、传棒口中心、磨棒横截面中心、出棒口中心依次处于同一直线上。
为了便于观察磨棒过程,外罩的一侧设有观察窗。
外罩上还设有通风风扇,外罩的顶部还设有照明装置。
为了减少粉尘飞荡,磨棒平台下方的机架上具有粉尘漏斗,粉尘漏斗活连接有粉尘收集袋。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劳动强度大为降低,由于减少了人为作业,消除了绝大部分安全隐患。
2、本发明工况环境密闭,多数粉尘都被收集,保证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卫生。
3、本发明不受场地和芯棒长短、粗细等因素的影响,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除去外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送棒横截面与磨棒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4为送棒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郑州祥和集团电气设备有限公司;郑州祥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郑州祥和集团电气设备有限公司;郑州祥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0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