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污泥基多孔陶粒滤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0795.X | 申请日: | 200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红;刘永德;冯敏;董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9/06 | 分类号: | B01D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污泥 基多 陶粒 料及 制备 方法 | ||
1.玻璃污泥基多孔陶粒滤料,其特征是以废玻璃和污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少量添加剂,经成球、干燥和烧结而成,各组分质量比为废玻璃50-70%、污泥25-45%、添加剂3-10%;添加剂为酚醛树脂、羧甲基纤维素、磨细煤粉、水玻璃、灰渣粉、赤泥、矿渣粉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污泥基多孔陶粒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玻璃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SiO2:73%、Al2O3:2.5%、Fe2O3:0.2%、MgO:1.5%、CaO:8%、Na2O+K2O:14%、其他氧化物: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污泥基多孔陶粒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SiO2:23.2%、Al2O3:7.4%、Fe2O3:7.2%、MgO:0.32%、CaO:2.08%、Na2O:0.4%、K2O:0.98%、其他组分:5.6%,烧失量:52.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污泥基多孔陶粒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粉碎→混合→成型→烘干→焙烧→烧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玻璃污泥基多孔陶粒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玻璃、污泥和添加剂按配比进行粉碎、混合和造粒,形成粒径4-8mm的球形颗粒,自然环境中放置15-30小时,100-120℃温度下干燥1-3小时,300-550℃温度下焙烧5-20分钟,800-900℃温度下烧胀10-40分钟,自然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07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