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1023.8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韩战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战友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634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冠心病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住院率最高的一种心脏病。目前,冠心病仍然是循环系统内科较为难治的病症,临床上多使用西药扩张血管、溶解血栓。这些药物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病痛,但却很难从根本上控制病情发展,病人长期用药后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扩张静脉、外周动脉血管及冠状动脉,但病人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因血管扩张所引起的头痛比率也高达40%。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静脉溶栓类药物并没有太大益处,反而会使出血并发症增加,甚至增加患者死亡率。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有:1)肾气亏损 随着年龄的增长,脏气功能渐退,或未老而肾亏,不能温煦各脏腑,导致阳衰气滞,血行不畅,发生气虚血瘀;或肾阴亏乏,不能滋养脏腑之阴,也可导致阴虚血瘀。2)寒邪内侵 由于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心脏不通发为胸痹。3)饮食不节 平日嗜肥甘厚味或长期饮酒,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痰浊内生,阻渴胸阳,气机失畅,发为胸痹。4)情志失调 长期缺乏运动或精神抑制,致血行不畅,气滞血瘀,心脉瘀阻发为胸痹。其病理变化总属“阳气不足,阴津有余”:体内阳气不足故不能有效地利用津液,致使脂津浊液有余而不能正常地布散,外而包敷脏器直接损伤五脏机能,内而注入血脉则形成“血中湿毒”,最终导致痰浊闭塞,心血瘀阻,冠脉狭窄。因此,冠心病的中医治疗当以利津疏液为突破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是为了提供一种利津疏液、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5-25份、泽泻15-22份、葛根25-35份、山楂15-25份、丹参15-25份、薤白5-12份、川芎5-12份。
作为优选的方案,制备所述药物需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20g、泽泻20g、葛根30g、山楂20g、丹参20g、薤白10g、川芎10g。
方中以泽泻、葛根为君,黄芪为臣,佐以山楂、丹参,使以薤白、川芎。其中,泽泻甘、淡寒,利湿泄热而降肾浊,葛根甘辛、气平,可渗湿生津,二药全用以“利津疏液而不燥”;臣以黄芪,温分肉、实腠理,补气升阳,气行则津液行;佐以山楂健脾益气,消食化积,活血化瘀而利尿,丹参辛微寒,能活血去瘀,助行“血中湿毒”之粘滞,加快人体代谢浊毒废液的能力;薤白通阳散结、行气滞,川芎活血行气,二药为使率诸药直入血脉,使血中湿毒粘可稀、滞可行。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中诸药合用以利津疏液治其本,辅以行气,具有“水气去,精气行”的功效,能够从根本上发送和消除血液粘滞粥样斑块形成的病理机制,使冠状动脉狭窄逐步得以疏通。
临床对照本发明与复方丹参片,在所观察的810例病人中,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总有效率为94.99%,疗效可靠且未见毒副作用。下面是临床观察的具体资料:
1、患者基本资料:2005年2月至2007年5月间的810例住院病人,按入院单、双日分别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单日组进入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述药物,双日组均进入对照组,给复方丹参片。
表1 治疗前两组的基本情况对比
2、服药方法:受试者停用抗心肌缺血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对不能停用者必要时给予硝酸甘油,并记录其用量。治疗组用本发明所述药物蜜丸,每天3次,每服10g。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片,每天3次,每次3粒,疗程均为4周。
3、疗效评定标准
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4、治疗结果
表2 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自我评定结果
表3 疗效的心电图评定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战友,未经韩战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1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化拖曳式地震勘探装置
- 下一篇:双斜换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