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方坯连铸无塞棒控流保护浇注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1380.4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宾;李勇;刘炳堂;张学田;吴勇慧;石立光;王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11 | 分类号: | B22D11/111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厚山 |
地址: | 455004河南省安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方坯连铸无塞棒控流 保护 浇注 工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方坯连续浇铸工艺。
(二)背景技术
中间包是钢水连铸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容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储存、缓冲、稳流和分流钢包送来的钢水。传统的中间包浇注方式主要有定径水口敞开浇注和塞棒控流加浸入式水口加保护渣保护浇注两种工艺。其中塞棒控流浇注工艺是通过塞棒控制机构控制塞棒上下运动,实现开闭水口调节钢水流量。
在塞棒控流保护浇注工艺中,塞棒芯要通入压缩空气冷却,由于釉砖质量不稳定,造成组合式塞棒控流事故较多,如断棒、关不住包等事故频发,而且塞棒不能实现长时间控流浇注,生产中塞头侵蚀和熔损,与上水口不能严密结合,铸流失控导致溢流钢,生产损失大。
塞棒控流必须断流关包更换浸入式水口,导致每换一次水口,必然生产一支重接坯。采用塞棒控流由于塞棒吸热,中间包被迫在较高的过热度下浇注,增加了耐材熔损,降低了耐材寿命,恶化了铸坯质量。
(三)技术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小方坯连铸无塞棒控流保护浇注工艺,既能促进连铸生产发展,又能提高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满足新生产开发的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依据了下述的技术方案。在向钢包浇注前先用石棉绳堵住包钢的水口,并在上面放入硅钙粉后,钢水浇注中间包;结晶器小心插入浸入式水口后迅速与中间包座底部配合落下中间包,推入保护渣。
本发明的优越之处在于:连铸浇注彻底甩开塞棒,减少了中间包事故,实现了更换水口无重接坯浇注,可大幅减少重接废坯,同时系统钢水温度比塞棒控流浇注工艺降低10-20℃。
(四)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1)修砌中间包事故摆槽;
(2)中间包修好后,在座砖内放置好上水口,并用对中器调整好水口流间距和内外弧间距后对中间包进行烘烤;
(3)用石棉绳堵住水口,并放入1公斤的硅钙粉,将钢水注入中间包,达到规定的温度后,中间包开浇起步;
(4)将浸入式水口小心插入结晶器并迅速与中间包座砖底中配合,落下中间包,推入保护渣。
所述的事故摆槽用钢板焊接型,根据结晶器和事故渣斗的距离确定摆槽的长度。将摆槽底部的转轴放置在中间罐车底横染的转孔内,摆槽与水平面有5度左右的夹角。使用前在摆槽底部平铺一层耐火砖,铸流正下方或放两层,两侧和内弧侧城耐火砖斜放,将沙粒和玻璃水搅拌后覆盖在耐火砖上,并保持修砌后摆槽内有斜度,利于钢水向渣斗方向流动。
其上所述的中间包流间距控制在±2mm;中间包上水口和座砖上口间隙为3mm,下口间隙为5mm;中间包上水口的对中精度控制在±5mm。中间包开浇钢水过热度最低为25℃。本发明采用单孔直筒形浸入式水口,保证水口插入深度50-80mm;在座砖底部增设高度能突出罐底的锥形圆台与浸入式水口配合,提高浸入式水口的对中精度,同时保证两者配合深度10mm,浸入式水口顶面距离罐底20mm,避免事故情况下,水口处冷钢与罐底钢板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1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除钢轨焊瘤的推瘤刀
- 下一篇:高温金属铸造砂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