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汽油苯含量的方法及其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1560.2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0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王天宇;张喜文;刘勇干;刘德辉;王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47/00 | 分类号: | C10G47/00;C10G47/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 君 |
地址: | 471003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汽油 含量 方法 及其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烃类催化裂化制备化工原料及燃料油的方法,特别是 一种降低汽油中苯含量并提高催化裂化过程液态烃收率的方法以及该方法的催 化剂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过程是重要的石油二次加工工艺之一,通过催化裂化过程,可以 将较重的石油馏分转化为干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焦炭等,其中液化 石油气、汽油、柴油是催化裂化过程的主要目标产物,而干气、焦炭则是催化 裂化过程的伴生产物。一般来说,在能够满足催化裂化过程热平衡的条件下, 焦炭的产率越少越好;而就干气来说,追求催化裂化过程干气产率最小化是实 现催化裂化过程优化操作一直追求的目标。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丙烯产品的需 求越来越大,催化裂化过程又成为获得丙烯产品的重要过程,但是在增加催化 裂化过程丙烯产率的同时,干气产率也随之增加。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 油是我国车用汽油的主要成分,随着我国车用汽油标准的升级,汽油中的苯含 量要求不大于1.0%(v);而实际上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的苯含量往往 大于1.0%(v),这就造成一部分企业生产的车用汽油苯含量不达标的情况。一 般来说,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中的苯含量虽然超过车用汽油规定的苯含量, 但是催化裂化汽油中的苯含量往往不超过10.0%(v),这就使得要脱除催化裂 化汽油、催化重整中多余的苯,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工艺,能够在降低催化裂化干气产率、增加催化裂化 液态烃产率的同时,降低催化裂化、催化重整汽油中苯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催化裂化工艺过程干气产率较高、 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的苯含量往往大于我国车用汽油规定的1.0%(v), 而提出的一种在降低催化裂化干气产率、增加催化裂化液态烃产率的同时可实 现降低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中苯含量的工艺方法,实现炼油加工过程 的效益最大化。
本发明更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工艺方法的催化剂及其 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降低汽油中苯含量并提高催化裂化过程液态烃收率的方法,采用 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在催化裂化装置生产单元设置催化反应系统,将催化裂化 装置产生的干气、催化裂化汽油65~90℃馏分和或催化重整汽油65~90℃馏分 引入反应系统,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干气中的烯烃与催化裂化汽油和或催化重 整汽油中的苯发生反应,干气中的烯烃转化为大分子进入液态烃,降低干气的 产率;汽油中的苯因转化为烷基苯,降低了汽油中的苯含量;反应后的反应产 物进入其它操作单元进行分离或处理。例如,可以在气液分离系统进行分离, 未反应干气去干气储存系统或燃料气管网系统,生成的液态烃送入催化裂化装 置单元的液态烃系统;也可以根据需要生产其他产品。
本发明的方法,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催化反应系统的反应温度为200~410 ℃,反应压力0.1~1.5MPa,空速0.1~1.5h-1。
本发明的方法,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催化反应系统的反应压力为0.3~0.70 MPa,空速为0.2~0.6h-1。
本发明催化反应系统的催化剂由占催化剂总重量15~95%的活性组分和占 催化剂总重量5~85重量%的粘结剂及载体组成,其形状可以是条形或球形催 化剂;活性组分是由占催化剂总重量15~95%的改性ZSM-5分子筛和占催化剂 总重量0~15%的改性Y型分子筛组成;改性ZSM-5所用改性元素是磷与选自 锌和或镍和或稀土金属中一种或一种以上金属,改性元素占改性后分子筛重量 的0.1-10%,其中优选1-5%;改性Y型分子筛所用改性元素是选自钛金属和稀 土金属中一种或一种以上金属,改性元素占改性后分子筛重量的0.1-10%,其中 优选1-5%;粘结剂可选自硅溶胶、铝溶胶或其混合物,载体可选目高岭土、无 定型硅铝、沉淀二氧化硅、氧化铝或其混合物等,或者粘结剂与载体是拟薄水 铝石和适量的稀硝酸以及其它无机或有机酸水溶液的混合物,这些酸包括但是 不限于盐酸、磷酸乙酸、柠檬酸、草酸等;粘结剂与载体的重量比为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15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珠光幻彩涂层织物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晶硅化学机械抛光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