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皮肾取石术用穿刺体一次性使用贴附观察式穿刺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1667.7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0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姚胜利;李小刚;骆永明;吕建成;曾光锡;马福新;薛蔚;冷静;吕坚伟;潘家骅;吴士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313;A61B1/07;A61B17/94;A61B8/12;A61B5/0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119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皮肾取石术用 穿刺 一次性 使用 观察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外科手术用内窥镜,尤其涉及一种经皮肾取石术用穿刺内窥镜。
背景技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新技术,它是利用特殊内腔镜和腔内碎石、取石设备通过经皮肾造瘘来完成治疗的。早在公元10世纪阿拉伯就有经皮肤戳孔取肾结石的传统,但由于条件所限成功率较低,一直未能推广应用。直到本世纪70年代中期经皮肾镜问世后,此项技术才比较完善,得以推广应用。我国则在本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外引进此项技术和设备,首先在北京、广州等地取得成功,继而推向全国,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大中型医院都已开展了此项手术,但经皮肾镜取石术需要的设备较为昂贵,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在有体外碎石条件的地方也可以进行体外碎石加辅助排石治疗的方法,但排石时间长,且不一定彻底,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因此目前不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经皮肾镜取石术一般是需要麻醉下进行,首先在X线或超声指导下穿刺肾盂,但考虑设备造价、以及对患者和医生的辐射伤害,医生多不愿采用X线的方式,然后将穿刺通道扩张至需要大小,经此通道放入经皮肾镜,窥视下将结石取出或用特殊碎石设备将结石击碎后取出。
在手术进行时,第一步:在膀胱镜的引导下,特别是对肾积水不显著的患者,将F5的软性导管经尿道、膀胱,再经输尿管,送至肾盂,以便在穿刺中可以从外部向肾盂打水,这样第一可以有利于B超下显影,第二可以在穿刺中通过加压向肾盂打水观察穿刺管出液情况以判断穿刺到达部位是否正确,第三是可以在穿刺成功后连续打入液体,防止肾盂伤口凝结血块,第四是形成肾盂中积水中空,利于经皮肾镜的使用。第二步是手术成败关键:建立从皮肤到肾盂的通道,即造瘘,一般在B超或X光机引导下进行肾穿刺造瘘,穿刺时穿刺针外套一个置留管,外径约1.7mm,穿刺至肾盂、肾盏后,抽出穿刺针,置留管置留于经皮肤至肾盂、肾盏间,将一细软不锈钢钢丝通过置留管慢慢下入肾盂、肾盏间内并盘绕二三圈,然后抽出置留管,置留钢丝,最后用三种以上直径、头部呈锥形的扩张管套在置留钢丝上,从细至粗反复扩展已有通道,直到扩张至需要直径,即完成了造瘘过程。穿刺造瘘一般在取石术同时进行也可提前穿刺造瘘,提前穿刺造瘘时,待窦道形成后再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窦道形成通常需要2周左右。同时进行的优点是手术一次完成,住院时间短;缺点是可能会因出血等原因影响手术操作,增加失败的机会。提前造瘘再二次手术的缺点是住院时间长,需两次手术操作,但窦道形成后术中出血较少,视野清晰,手术成功率高。第三步:使用经皮肾镜通过造瘘通道,在直视观察下进行肾盂、肾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寻找和取出或击碎后取出,并完成手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通过直径不到1厘米的通道就可以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比之常规的手术治疗对病人损伤小、打击小、术后恢复快,而且通过留置的肾造瘘管可以重复进行治疗残留经石,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取石术也存在着以下两种不利的因素制约其在临床中的运用:
第一、由于肾脏内的血管呈树枝状分布,造瘘时使用F5细针穿刺再逐步扩开的目的在于避开血管,从血管枝间隙进入,这样在扩张时可以排开血管,造瘘时出血就会较少,但现有取石术由于穿刺时不能判断是否推开了血管还是穿破了血管,导致不穿破血管的机率很低,术中经常遇到出血,而且有时出血不能被马上发现,可能会在肾脏组织外形成积血,有一定危险性,并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
第二、B超监视的图像是平面图像,无纵深方向的立体感,不能实质性解决穿刺是否正对肾盏或肾盂的问题,由于一次成功的机率较低会导致手术中穿刺过程往往要反复多次,一般以中空的穿刺针内可以排出清亮的液体即认定为穿进入了肾盏或肾盂。在X线下进行穿刺时立体判断较准,穿刺准确度高,但患者及医生不可避免地会接受一定量的放射线照射,而且也会造成一定肾实质损伤,缺点明显。
如果能够设计一种在穿刺中可视、且可以通过电磁或超声原理进行方位引导的内窥镜,上述制约该手术临床运用的两个限制点便可以迎刃而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未经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1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吡格雷的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缓释薄荷的烟用滤嘴棒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