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节斜底罐车罐体的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2113.9 | 申请日: | 200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董曼;李向东;陈胜利;韩志坚;邓嘉;王宇;王建红;杨春峰;王利东;陈军涛;范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D5/06;B23K9/02;B23K9/18;B65D88/12;B65D90/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康 凯 |
地址: | 710086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节斜底 罐车 制造 工艺 | ||
1.一种筒节斜底罐车罐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造工艺包括以 下步骤:
1)滚制筒节圆锥体
1.1)取两张正圆锥展开的板料,分别用滚圆机滚制弯曲成型,再对筒 节纵缝焊接,得第一节圆锥形筒形和第二节圆锥形筒形
所述第一、第二圆锥形筒形的圆锥体均为正圆锥体,其斜度相同,所 述第二圆锥形筒形圆锥体的顶面与第一圆锥形筒形圆锥体的底面的直 径相同;
1.2)取一张正圆锥斜截展开的板料,用滚圆机滚制弯曲成型,再对筒 节纵缝焊接,得第三直角斜锥体筒节;
所述第三直角斜锥体筒节的圆锥体的顶面与第二圆锥形筒形圆锥体的 底面直径相同;
2)组对筒节圆锥体
2.1)先把第一圆锥形筒形圆锥体的顶面与一个罐体封头用筒节组对装 置组对,并使第一圆锥形筒形圆锥体的中心线与罐体封头的中心线重 合,再对内、外环缝焊接;
2.2)再把第一圆锥形筒形圆锥体的底面与第二圆锥形筒形圆锥体的顶 面用筒节组对装置组对,并使第一圆锥形筒形圆锥体的中心线与第二 圆锥形筒形圆锥体的中心线重合,再对内、外环缝焊接;
2.3)最后再把第二圆锥形筒形圆锥体的底面与第三直角斜锥体筒节圆 锥体的顶面用筒节组对装置组对,并使第二圆锥形筒形圆锥体的中心 线与第三直角斜锥筒节圆锥体的中心线重合,再对内、外环缝焊接, 得一个半罐体;
3)形成罐体
将两个半罐体的第三直角斜锥筒节圆锥体的底面用固定对口机组对, 并使两个半罐体的中心线重合,再对内、外环缝焊接,形成罐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筒节斜底罐车罐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2)中还包括筒节圆锥体定位步骤,其中筒节圆锥体定位步骤具体 包括:
1)筒节圆锥体纵向定位
筒节圆锥体按顺序由生产线传送到组对工位,并将需要组对的筒节圆 锥体在传输线和侧向导轨的作用下分别传送到筒节组对装置的两侧, 用筒节组对装置附带的定位装置实现纵向定位;
2)筒节圆锥体水平定位
启动可升降的滚轮架,利用滚轮架的升降,调节筒节圆锥体使筒节成 正圆锥台状,使筒节圆锥体中心线水平,实现水平定位;
3)筒节圆锥体环向定位
利用滚轮架的旋转,旋转筒节圆锥体,使筒节组对装置两侧的筒节环 向处于所需位置,实现环向定位;
4)筒节圆锥体端面与筒节组对装置中心定位
利用固定对口机的升降功能,使筒节组对装置的中心与筒节圆锥体中 心重合,实现中心定位;
5)筒节圆锥体径向、轴向定位
利用筒节组对装置的环向夹紧、轴向拉近机构完成两筒节的夹紧、拉 近,实现组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筒节斜底罐车罐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内、外环缝焊接是利用筒节组对装置旋转完成内、外环缝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筒节斜底罐车罐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筒节组对装置为固定对口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筒节斜底罐车罐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筒节组对装置的轴向拉近机构具体是液压夹紧拉近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筒节斜底罐车罐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内、外环缝焊接是组对后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筒节斜底罐车罐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焊接采用埋弧自动焊的焊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1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梯的轿门防脱轨构件安装结构
- 下一篇:液滴沉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