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己醇降解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32248.5 申请日: 2008-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1603008A 公开(公告)日: 2009-12-16
发明(设计)人: 师俊玲;令桢民;杨保伟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1B9/00;C12R1/645
代理公司: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文义
地址: 712100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己醇 降解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己醇降解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降解正己醇、制造香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正己醇是属于杂醇油[1]的香精原料,杂醇油含量高时,会引起类似酒上头等不良症状[2]。目前正己醇的化学转化途径有:正己醇转化为正戊酸[3];正己醇转化为正己酸[4]或转化为正己醛[5][6];正己醇天然品存在于苹果、苦橙、草莓、茶叶、紫罗兰、薰衣草等中,其生物代谢途径有:正己醇经脂肪氧化酶(LOX)作用转化为正己醛,[7][8],正己醇经醇酰基转移酶(AAT)作用同乙酸作用可生成乙酸己酯[9]。但是,这些都是属于植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很难用于生产中。 

参考文献 

[1]张跃廷,刘琼.浅谈杂醇油.酿酒[J].2002,Sep,Vol.29,No.5:18~20. 

[2]金春钰.白酒中,酿酒科技[J].2005,No.10(Tol.136):113~116. 

[3]李绍白,张少明,吴凯,李裕林.浓硝酸氧化直链饱和脂肪醇制备羧酸.化学试剂[J].1992,Vol.14,No.1:60. 

[4]毕颖丽,王敏,庄红,负载型过氧磷钨杂多化合物上正己醇催化氧化成正己酸.高等学校化学学报.May,2002,Vol.23,No.5:953~954. 

[5]王磊,程铁欣,周广栋,毕颖丽,甄开吉.正己醇(氧化)脱氢制正己醛的研究.分子催化[J].Dec,2003,Vol.17,No.6:434~438 

[6]周广栋,郭晓红,吕学举,甄开吉等氧化镁负载钼钒磷酸铜催化剂上正己醇氧化脱氢制正己醛.催化学报[J].May,2005,Vol.26,No.5:389~392。 

[7]王晗,徐世芳,陈爱瑛,姜丽霞.大豆制品中豆腥味及其他异味物质的化学组成及检测.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J].2007年3月(总第68期):36~38。 

[8]谢继志,肖丽霞,夏玉雷,蔡健.脱腥方法对豆浆中正己醛和正己醇含量的影响.江苏农学院学报[J].1996,17(1):53~56。 

[9]李大鹏.苹果醇酰基转移酶基因MdAAT2参与酷类香气合成调控机理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51120.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己醇降解菌,该菌能够有效地降低酸性环境中的正己醇含量,从而通过生物降解法降低天然苹果香精中的正己醇含量,提高天然苹果香精的质量。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地霉T3d329TF(Galactomycesgeotrichum T3d329TF)(以下简称TF菌株,该菌种已于2008年10月2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8167,保藏地址:中国 武汉 武汉大学。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菌种CCTCC M 208167在降解正己醇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菌种CCTCC M 208167在制备香气中的应用。 

与现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定向诱变与驯化富集技术相结合,提高了正己醇降解菌的分离筛选机率; 

2)本发明在正己醇降解用酶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从而为在工业上实现正己醇的生物降解提供基础; 

3)本技术可以实现多种香气成分的正物合成。 

附图说明

图1正己醇降解菌驯化富集的工艺流程图。 

图2菌株TF在PDA平板上生长3天的菌落照片。 

图3菌株TF菌丝(A)、孢子丝(B)、孢子(C)和孢子萌发(D)的照片。 

图4菌株TF的nrDNA区全长422bp基因序列。 

图5基于菌株TF的26S rDNA D1/D2区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系统发育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发明人给出的附图和具体试验例及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TF的有益效果和制备方法。 

实施例1 TF菌株的分离、鉴定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仪器和试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