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反应堆用锆基合金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2546.4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奎;田锋;张建军;朱梅生;王文生;周军;石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16/00 | 分类号: | C22C16/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16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反应堆 用锆基 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来制作核反应堆燃料包壳管、定位格架、端塞以及其它结构材料的核反应堆用锆基合金。
背景技术
锆基合金具有热中子吸收截面小及优异的抗蠕变、抗辐照生长、耐腐蚀性能及合适的机械性能,是目前最适宜用于核反应堆苛刻工况条件下的材料之一,常被用作反应堆结构材料。
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的是被称为Zr-2、Zr-4合金的锆基合金,但随着核燃料组件向长寿期、高燃耗方向的发展,要求作为反应堆结构材料的锆基合金必须具有更好的耐蚀、抗蠕变、抗辐照生长等综合性能,在这一点上Zr-2、Zr-4合金已不能满足要求。
近二十年来,压水堆(PWRS)用锆合金的研究趋势是对已有材料(如Zr-2,Zr-4,Zr-1Nb)的不断改进和进行高性能新锆合金的研究,国内外对新锆合金的研究和开发十分重视,其总体思路是在Zr-Nb系和Zr-Sn-Nb系合金的基础上进行合金成分含量的调整以及添加其他合金元素,或者二者同时进行以达到提高合金整体性能的目的。
目前,压水反应堆用锆合金已发展至第三代。美国、法国、俄罗斯、德国、韩国以及中国都相继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合金,这些合金的堆内、外性能明显优于Zr-4合金,某些性能(如抗吸氢、抗蠕变等)成倍或几倍地提高。上述合金有些已完成了所有堆外冷态和堆内热态试验,并进入实用化阶段,能满足60GWd/tU甚至更高燃耗组件的要求,并且可大大地延长换料周期。
在美国专利NO.5,112,573和5,230,758中公开了一种锆合金,这种合金包括了(重量比)0.5-2.0%Nb,0.7-1.5%Sn,0.07-0.14%Fe,0.03-0.14%的Ni和C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以及高至220ppm的C,其中Ni和Cr的总量至少为0.12%,合金的耐蚀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该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没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美国专利No.5,080,861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核电厂反应堆堆芯材料耐腐蚀性能的锆合金,该专利合金中含有0.6%的Nb,0.2%的Sb,0.5-1.0%的Sn,0.8-0.24%的Fe,0.07-0.13%的Cr,900-2000ppm的O,少于70ppm的Ni以及少于200ppm的C。但该合金的抗高压蒸汽腐蚀性能和Zr-4合金相比提高的幅度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高温高压水和蒸汽中均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抗高温蠕变性能以及适宜的拉伸性能的核反应堆用锆基合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反应堆用锆基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成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n 0.6-1.4%,Nb 0.15-1.2%,Fe 0.1-0.5%,Cr 0.02-0.1%,Cu 0.004-0.05%,S 10-25ppm,O 700-1400ppm,余量为Zr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第一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核反应堆用锆基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成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n 0.6-1.4%,Nb 0.15-1.2%,Fe0.1-0.5%,Cr 0.02-0.1%,Cu 0.004-0.05%,S 10-25ppm,O 700-1400ppm,余量为Zr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所述Nb、Fe元素含量的总和不大于1.5%。
本发明第二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核反应堆用锆基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成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n 0.6-1.4%,Nb 0.15-1.2%,Fe0.1-0.5%,Cr 0.02-0.1%,Cu 0.004-0.05%,S 10-25ppm,O 700-1400ppm,余量为Zr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所述Nb、Fe元素含量的总和不大于1.5%,所述Cu、S元素含量的总和不小于50ppm。
本发明第三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核反应堆用锆基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成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n 0.6-1.4%,Nb 0.15-1.2%,Fe0.1-0.5%,Cr 0.02-0.1%,Cu 0.004-0.05%,S 10-25ppm,O 700-1400ppm,余量为Zr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所述Nb、Fe元素含量的总和不大于1.5%,所述Cu、S元素含量的总和不小于50ppm,所述Cu、O元素含量的总和不大于170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陆地棉抗病基因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多种燃料的发动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