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承受齿轮传动装置支反力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2577.X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庞杭洲;王宇航;郭居奇;崔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D3/12 | 分类号: | F16D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32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受 齿轮 传动 装置 力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承受齿轮传动装置支反力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种典型的齿轮传动装置应用场合中,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为空心轴,该输出轴穿套在工作机的驱动轴上,通过缩紧盘、涨套、或键联接来将工作扭矩传递到工作机的驱动轴上,齿轮传动装置整个悬挂在工作机的驱动轴上。一般情况下,传动装置产生的支反力矩通过一个刚性扭力臂传递到机座上。由于采用的是刚性扭力臂,冲击载荷会对齿轮传动装置产生振动和冲击,从而造成齿轮损伤,缩短传动装置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缓冲击载荷对齿轮传动作用力的承受齿轮传动装置支反力矩的方法,以便提高了传动装置的运转平稳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承受齿轮传动装置支反力矩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机座与拉板之间连接弹性扭力臂;齿轮传动装置产生的支反力矩通过拉板传递到弹性扭力臂的弹性杆上,弹性杆内安装有压缩量可以调整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通过调整弹簧压缩量,调整弹性杆的弹性,弹性杆和机座连接,支反力矩通过弹性杆传递到机座上,缓冲和吸收冲击载荷。
所述的弹性扭力臂包括挡块、弹簧、上拉杆、调整垫、螺栓、连接螺母、下拉杆、销轴、挡销板;下拉杆为空芯杆,一端有平台,另一端有通孔,平台端上下夹持拉板通过销轴固定连接,螺栓的固定头伸进通孔内通过连接螺母与上拉杆端口固定,螺栓长杆上套接弹簧,弹簧由调整垫和挡块夹持,活动连接在上拉杆的腔体内,上拉杆另一封闭口端向外有连接片,连接片通过销轴和机座连接,挡销板与销轴和机座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机座3与拉板13之间连接弹性扭力臂,弹性扭力臂的可调弹性杆的弹簧压缩量可以通过变动调整垫7的厚度实现,这就实现了弹性杆的弹性大小的调整。可调弹性扭力臂所要求的机座结构简单,避免了齿轮传动装置的地脚或法兰连接,同时,由于这种扭力臂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载荷状况对弹簧的压缩量进行调整,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冲击载荷的吸收和缓冲,达到保护传动装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销板;2、销轴;3、机座;4、挡块;5、弹簧;6、上拉杆;7、调整垫;8、螺栓;9、顶紧螺钉;10、连接螺母;11、下拉杆;12、销轴;13、拉板;14、挡销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弹性扭力臂包括挡块4、弹簧5、上拉杆6、调整垫7、螺栓8、连接螺母10、下拉杆11、销轴12、挡销板14;下拉杆11为空芯杆,一端有平台,另一端有通孔,平台端上下夹持拉板13通过销轴12固定连接,螺栓8的固定头伸进通孔内通过连接螺母10与上拉杆6端口固定,连接螺母10外端面上拉杆6上有顶紧螺钉9,螺栓8长杆上套接弹簧5,弹簧5由调整垫7和挡块4夹持活动连接在上拉杆6的腔体内,可调弹性杆的弹簧压缩量可以通过变动调整垫7的厚度实现,这就实现了弹性杆的弹性大小的调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工作载荷的大小及平稳性对弹性杆内的弹簧压缩量进行调整,达到减缓冲击吸收振动的最佳状态。上拉杆6另一封闭口端向外有连接片,连接片通过销轴2和机座3连接,挡销板1与销轴2和机座3连接。拉板13通过法兰和齿轮传动装置的壳体连接,齿轮传动装置的支反力矩通过壳体传递到拉板13上,拉板13通过销轴12和下拉杆11连接,支反力矩由此传递到下拉杆11,再通过螺栓8传递到弹簧5上,弹簧5的载荷通过连接螺母10传递到上拉杆6,上拉杆6通过销轴2和机座3连接,冲击载荷由此传递到固定机座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5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柜门锁
- 下一篇:超轻质全复合材料桁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