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生土建材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2911.1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钱觉时;贾兴文;王琴;袁江;王智;唐祖全;别安涛;黄煜镔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14/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胡正顺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生土 建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改性生土建材,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数为:
粘土: 50~80%
固硫灰: 10~30%
煅烧石膏:10~20%
其中:粘土为一般粘土;固硫灰为燃煤电厂的流化床锅炉燃烧后排放的固硫灰;煅烧石 膏为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后的废石膏或其他废石膏经煅烧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生土建材,其特征在于:
粘土: 50%
固硫灰: 30%
煅烧石膏:20%
其中:煅烧石膏为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后的废石膏经煅烧而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生土建材,其特征在于:
粘土: 60%
固硫灰: 20%
煅烧石膏:20%
其中:煅烧石膏为其他废石膏经煅烧而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生土建材,其特征在于:
粘土: 80%
固硫灰: 10%
煅烧石膏:10%
其中:煅烧石膏为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后的废石膏经煅烧而成。
5.一种改性生土建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1)备料
以粘土和固硫灰及煅烧石膏为原料,将粘土用5.0mm筛过筛,收集过筛的粘土,固硫灰 为燃煤电厂的流化床锅炉燃烧后排放的燃煤灰渣,煅烧石膏为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后的废石膏 或其他废石膏经煅烧而成;
(2)混合料的制备
第(1)步完成后,按粘土∶固硫灰∶煅烧石膏的重量百分比为50~80%∶10~30%∶ 10~20%的比例,将第(1)步的备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水,再搅拌均匀,就制备出颗粒 分散、颜色均匀的生土建材干混合料,然后采用浇注或压制成型,当采用浇注成型时,其干 混合料的重量∶水的体积比为1∶0.36~0.40;当采用压制成型时,其干混合料的重量∶水 的体积比为1∶0.12~0.20;
(3)生土建材坯体的制备
第(2)步完成后,采用浇注成型时,将第(2)步制备出的浇注成型的混合料浇注入模 具内,采用振动至模具内的混合料密实,然后清整表面,经过1~3小时坯体硬化后拆模;采 用压制成型时,将第(2)步制备出的压制成型的混合料浇注入模具内,在10~15MPa的压力 下压制成型,然后立即拆模;
(4)生土建材的制备
第(3)步完成后,将第(3)步制备出的生土建材坯体堆码,自然养护1~3天。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性生土建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1)步中,煅烧石膏为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后的废石膏经煅烧而成;
第(2)步中,粘土∶固硫灰∶煅烧石膏的重量百分比为50%∶30%∶20%,采用浇注 成型,干混合料的重量∶水的体积比为1∶0.40;
第(3)步中,采用浇注成型,经过1小时坯体硬化后拆模;
第(4)步中,自然养护1天。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性生土建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1)步中,煅烧石膏为其他废石膏经煅烧而成;
第(2)步中,粘土∶固硫灰∶煅烧石膏的重量百分比为60%∶20%∶20%,采用浇注 成型,干混合料的重量∶水的体积比为1∶0.36;
第(3)步中,采用浇注成型,经过3小时坯体硬化后拆模;
第(4)步中,自然养护3天。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性生土建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1)步中,煅烧石膏为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后的废石膏经煅烧而成;
第(2)步中,粘土∶固硫灰∶煅烧石膏的重量百分比为80%∶10%∶10%,采用压制 成型,干混合料的重量∶水的体积比为1∶0.12;
第(3)步中,采用压制成型,压力为10MPa;
第(4)步中,自然养护1天。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性生土建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1)步中,煅烧石膏为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后的废石膏经煅烧而成;
第(2)步中,粘土∶固硫灰∶煅烧石膏的重量百分比为70%∶20%∶10%,采用压制成 型,干混合料的重量∶水的体积比为1∶0.20;
第(3)步中,采用压制成型,压力为15MPa;
第(4)步中,自然养护3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9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