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电融合芯片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3274.X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4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阴正勤;曹毅;杨军;徐海伟;郑小林;胡宁;夏斌;杨静;许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42 | 分类号: | C12M1/42;C12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8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融合 芯片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细胞电融合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电融合芯片由硅片(1)和玻璃片(2)键合而成,所述硅片(1)上设置有微电极组(3),所述微电极组(3)上设置有多个微电极(5),所述微电极组(3)设置有信号引出线;
所述微电极(5)呈锯齿状排列于微电极组(3)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在相邻微电极组(3)上的微电极(5)交错相对,微电极组(3)之间形成连续的微通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电融合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极(5)呈尖角锯齿状或矩形锯齿状排列在微电极组(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细胞电融合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1)上设置有多个微电极组(5)和多条微通道(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电融合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1)厚度为40~60μm,玻璃片(2)厚度为500~10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电融合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极组(5)的信号引出线采用金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细胞电融合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极组(5)连接的信号引出线各自连接独立的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胞电融合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极组(5)由表及里依次由金电镀层(6)、金溅射层(7)、硅片(1)层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细胞电融合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溅射层(7)的厚度为150~200nm,所述金电镀层(6)的厚度为500~1000nm。
9.权利要求8所述的细胞电融合芯片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硅片(1)和玻璃片(2)键合;
2)采用离子注入方式向硅片(1)掺入可提高半导体硅导电能力的三价元素或五价元素,掺杂浓度大于1×1019cm-3,以形成P型或N型Si;
3)在硅片(1)表面溅射150~200nm金,形成金溅射层(7);
4)电镀金溅射层(7)至500~1000nm,形成金电镀层(6);
5)刻蚀由步骤3和步骤4所得的金溅射层(7)和金电镀层(6)至硅片(1);
6)刻蚀硅片(1),刻蚀深度为硅片(1)厚度,得到玻璃基底细胞电融合芯片。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细胞电融合芯片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如下:所述三价元素为硼或铟,所述五价元素为砷或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2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组人干扰素α2b DNA片段及编码的蛋白质
- 下一篇:浓硝酸用气液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