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高效耦合光源的导光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3283.9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陆培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启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耦合 光源 导光板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使用点光源、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的产品,尤其是一种能高效耦合光源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导光板的光源入射面为平面,光源直接照射在平面上,当光源的入射光线角度超过某一值时,光入射能量将从导光板的上下表面泄漏出去,光源的发光角度更大的入射光线甚至入射面表面全反射或根本照射不到入射面上,使得部分入射光线不能进入导光板中传输,这样将造成大量的光能量损失,直接降低背光模块的照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导光板不能充分导入光源入射光线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高效耦合光源的导光板,该能高效耦合光源的导光板不仅能将点光源、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而且能提高光源入射光线耦合进导光板的效率,提高背光模块的照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导光板的光源入射面为凸起的曲面,曲面上有装光源的凹坑,凹坑的大小和深浅与光源相适应,凹坑底部为向外凸起的曲面。凹坑内的光源的入射光线通过凹坑底部凸起的曲面汇聚效应,使光源的入射光线进入导光板后能在上下表面满足全反射条件,避免了光源的入射光线在小于180度发光角度范围内的光线泄漏。由于导光板入射面为曲面,其曲率能满足凹坑内光源的入射光线在曲面上的全反射,使光源的入射光线角度在±90度附近的光线也能够在导光板内的被入射面曲面全反射,在导光板内传输不会泄漏出去,使光源所发出的180度范围内的入射光线都能耦合进导光板中,从而提高了导光板的光耦合效率,提高了以导光板为背光模块的照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点光源、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的同时,提高光源的转换率,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导光板和光源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导光板和光源剖面示意图。
图中10.导光板,11.出光面,12.反射面,13.入射面曲面,20.凹坑,21.凹坑底曲面,30.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侧光式背光模块包含有导光板(10)和光源(30)。导光板(10)包含一个出光面(11),与出光面(11)对应的另一面为反射面(12)。入射面曲面(13)位于导光板(10)的侧面,入射面曲面(13)中间区域有凹坑(20),凹坑(20)的底部是凹坑底曲面(21),凹坑底曲面(21)为向外凸起的曲面,对光源(30)的入射光线具有汇聚作用,改变大角度入射光线的方向,防止光线从出光面(11)和反射面(12)泄漏出去。入射面曲面(13)的曲率由导光板(10)的材料、厚度以及光源(30)入射光线的角度所决定。凹坑(20)的尺寸大小与深浅与光源(30)的尺寸大小相适应,使光源(30)可以完全嵌入凹坑(20)内,使得整个背光源结构紧凑。
图2中,光源(30)发光角度在±60度范围内的光线经过凹坑(20)的凹坑底曲面(21)后,方向发生偏转,发散角度较小,凹坑底曲面(21)对入射光线起汇聚作用,凹坑底曲面(21)的曲率由导光板(10)的材料、厚度和光源(30)的入射光线角度决定,满足由凹坑底曲面(21)偏转的光线在导光板(10)内的出光面(11)和反射面(12)能全反射。当光源(30)其发光角度在+60度~+90度和-60度~-90度范围内的入射光线到达入射面曲面(13)时,入射面曲面(13)的曲率是合适入射光线发生全反射的,故入射光线能被入射面曲面(13)反射回导光板内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启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启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及其补光方法
- 下一篇:挠性密封加水密封的鼓风环式冷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