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背门涂装工艺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3320.6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徐中琼;关宇;郑勇;刘翔;张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背门涂装 工艺 锁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零部件涂装工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背门涂装工艺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背门涂装过程中,通常由操作人员直接用手握住背门底部边缘进行喷漆,完成后再将其放下,背门处于自由状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喷漆作业过程中,操作不方便,容易被漆污染手,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不利;操作人员手握处的背门边缘漆膜破坏,对外观质量不利;在输送过程中背门处于自由开闭状态,容易与背门框碰撞接触,造成接触部位的背门框、背门的漆膜破坏;输送过程上坡过程中,背门存在与后面车体的车头碰装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背门涂装工艺锁定装置,它能够在喷漆过程中打开背门进行喷涂作业,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车门造成的漆膜破坏;喷漆完成后,再关闭背门,并将背门与车体锁定,保持背门呈关闭状态。避免背门处于自由状态与背门框碰撞破坏漆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背门涂装工艺锁定装置,整体由支撑杆、手柄、夹紧背门的上锁定机构和与车体锁定的下锁定机构和组成,所述上锁定机构位于支撑杆上端,所述下锁定机构位于支撑中下部靠近下端手柄上方。
所述上锁定机构包括后限位块、前限位块、螺母、螺柱和限位弹簧,所述后限位块固定在支撑杆顶端,后限位块通过螺母和螺柱连接前限位块,前限位 块和后限位块之间安装限位弹簧。通过调节螺柱,可以改变前后限位块的间距,对汽车背门起夹紧的作用。
所述前限位块上固定有定位销,定位销穿过后限位块上对应的孔,对后限位块定位,固定前限位块、后限位块的相对位置。后限位块和前限位块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块,对前后限位块的最小间距进行限制。
所述下锁定机构包括限位销、定位栓、调节栓、锁紧弹簧和连接块;所述调节栓通过连接块固定在支撑杆中下部一侧,限位销为L型,端部有便于手抓的扁头,限位销穿过调节栓,伸出L型的一边作为与车体锁定的部分,定位栓和锁紧弹簧套在限位销的L型另一边上并位于调节栓的两侧,调节栓和定位栓的相对面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卡槽和卡台,通过锁紧弹簧将调节栓和定位栓相互卡紧。
支撑杆为弯曲管体,其弯曲部分与车体接触,以减小接触面积,避免对漆膜的破坏,同时将背门与车体分开一定间隙,避免漆粘连;手柄(14)为中空或实心的三角体或环形体,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抓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汽车背门涂装工艺锁定装置能够利用上锁定机构夹紧背门,方便操作人员在喷涂作业时开启和关闭背门,作业方便、可靠,避免手直接接触背门造成漆膜碰伤;利用下锁定机构将背门与车体锁紧,保持背门关闭,对提高背门的漆膜质量提供了有效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汽车背门涂装工艺锁定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汽车背门涂装工艺锁定装置的零件爆炸图
图3、图4是本发明汽车背门涂装工艺锁定装置与背门装配图
图5是本发明汽车背门涂装工艺锁定装置与车体后群板装配图
图中、1-螺母、2-定位销、3-定位块、4-后限位块、5-前限位块、6-螺柱、7-支撑杆、8-连接块、9-限位销、10-调节栓、11-定位栓、12-锁紧弹簧、13-限位弹簧、14-手柄、15-背门、16-后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铜板(排、棒、管)生产工艺
- 下一篇:清洗机旋转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