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景观湖的土工膜防渗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3333.3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5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谭璐;蔡军;刘云宏;刘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E02D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市 景观 土工 防渗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城市景观湖中进行复合土工膜防渗的淤泥处理及垂直侧壁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复合土工膜是由土工织物和高分子材料等复合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抗渗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较高的延伸性能。该防渗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垃圾处理厂、人工湖防渗工程中已被广泛运用,渗透系数一般在10-11~10-12cm/s,防渗效果很好。但目前该材料使用时必须清除基底的淤泥,要求碾压夯实,避免因地基沉降导致膜拉裂,这就限制了其在难以清除淤泥的情况下的应用。侧壁垂直的情况在景观湖中较为特殊,采用土工膜对其进行防渗处理的方法在相关文献中也未见,本发明参考了HDPE膜在污水池侧壁处理中砖墙压边的锚固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发明了景观湖垂直侧壁的土工膜防渗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复合土工膜在防渗工程中应用的局限性,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景观湖的土工膜防渗处理方法,使土工膜的铺设在含淤泥的环境中得以方便实施;对于具有垂直侧壁的景观湖,采用一种处理方法在不影响景观湖外观的前提下,应用土工膜对垂直侧壁做防渗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景观湖的土工膜防渗处理方法,包括景观湖基底防渗处理和垂直侧壁防渗处理,基底防渗处理的总体原则为土方就近平衡,具体步骤包括:预先确定在基底的铺膜方向,然后垂直于铺膜方向在基底上划分开挖单元,对于淤泥<2m的地方以两卷土工膜的横幅宽度作为一个开挖单元宽度,对于淤泥深度≥2m的地方以一卷土工膜的横幅宽度作为一个开挖单元宽度;在每个单元内沿铺膜方向进行开挖,挖出淤泥就近堆放在该施工单元旁边的单元;一个单元开挖完后立即对该单元铺防渗土工膜,防渗土工膜铺设焊接完毕后,将旁边单元的淤泥回填,每个单元进行淤泥回填时都需预留出土工膜的焊接边,并将焊接边卷边保护,以免弄湿焊接部位,便于与下一单元的土工膜侧边焊接。依此类推,直至铺完整个基底。
垂直侧壁防渗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先用挖掘机修整湖底边缘一周的乱石边坡,使侧壁平整便于土工膜的铺设,再沿基底边缘与侧壁连接处开挖约1m深的护墙基槽;将基底铺设的土工膜延伸铺设到护墙基槽,再向上延伸至垂直侧壁上作侧防渗,在已铺设了土工膜的护墙基槽上砌条石护墙,将基底土工膜压实封边,最后将土工膜上边缘锚入最顶上两层条石之间,并在土工膜与条石之间用水泥砂浆填缝。
本发明解决了原有城市景观湖在进行防渗处理时,淤泥难清除的问题,采用本技术可在不清除淤泥的情况下使用土工膜进行防渗处理,所有开挖土都就近回填利用,没有弃土量,回填土全部取自本项目开挖土,不从外部取土,不设淤泥堆场,不寻找弃土场,其施工方案简单可行,对施工器械要求不高,并能保证防渗效果;对垂直侧壁的防渗处理采用修整基脚边坡,开挖基槽砌条石护墙的方式,解决了垂直测防渗土工膜不易收边,且易裸露在外的缺点,不影响景观湖外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基底分单元开挖平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铺膜方向即开挖方向,单元划分沿着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
图2是垂直湖岸侧防渗处理剖面图。湖底土工膜夹在淤泥和基底之间,侧壁土工膜夹在新砌护墙和原挡墙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基底平面图中预先确定铺膜方向,然后垂直于铺膜方向划分开挖单元,如划分成第一至第八单元1-8,在每个单元内沿铺膜方向开挖,如图1箭头所示。淤泥h<2m的地方以两卷土工膜的横幅宽度作为一个开挖单元宽度;淤泥深度h≥2m的地方以一卷土工膜的横幅宽度作为一个开挖单元宽度。挖出淤泥就近堆放在该施工单元旁边的单元,例如第二单元2的淤泥刨向第一和第三单元1、3,不占用岸边陆地,方便回填。一个单元开挖后立即对该单元铺膜,一个单元防渗膜铺设焊接完毕后,将原来开挖出来堆在旁边单元的淤泥回填,每个单元进行淤泥回填时都需预留出土工膜的焊接边,并最好将焊接边卷起避免弄脏影响焊接。回填淤泥可以为水生生物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生存空间,且避免土工膜直接暴露于水和空气中,延长复合土工膜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3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均收益分地法
- 下一篇:一种网络竞价广告的发布方法及系统